消失的巴人
您一定听说过“下里巴人”这个成语,它现在用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但若深究起来,“巴”其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关于巴国,最早在《山海经》中有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那么,巴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后来又为何会神秘地消失呢?
神话与传说
在有考古发掘提供依据和物证以前,人们通常依靠神话故事、传说以及史籍里的记载来想象和揣度过去的文化。“巫山神女”便是最广为人知的巴国神话之一,传说楚怀王、楚襄王都曾与巫山神女有过短暂的情缘。对此,有人做过大胆的推测:巫山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巴、楚征战不休的边境地带,后来,楚国强盛起来,军事上已经处于劣势的巴国很可能将巫山美女献给楚王,以求自保。
还有一位传奇女性,也与巴国有着不解之缘,那就是妇好。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曾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女军事家,也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她只活了33岁,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亲自带兵征服了20多个小国,还曾经独立指挥过商王朝最大的军团作战。殷商中叶,妇好曾率大军进入沔水(今汉水)一带,同巴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巴国最后战败,被迫向殷王朝纳贡服役。
考古发现
1975年冬季,四川省宣汉县罗家坝几位村民踩瓦泥时先后拾得青铜器40多件,主要是剑、矛、钺。因不清楚是何物,这些东西大多被村民丢弃或是拿到废品站换了烟酒。四川省市文物专家闻讯后前往罗家坝考查并采集标本,认定这里为战国时期的土坑墓群和汉代遗址。
经考古发掘整理,这片位于渠江流域中河与后河交汇的一级平台上的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被确认为是四川省20世纪末以来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先秦巴人文化遗址,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完整的文化堆积,并且保存完好。
2001年,罗家坝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遗址一同被评为“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罗家坝遗址于1999年、2003年、2007年至2008年,2015年至2016年进行过四次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前三次发掘工作中,在不到1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就发现了60多座墓葬,几乎每一个墓葬都有青铜器发现,在同样的单位面积内,罗家坝遗址古巴人墓葬是最密集的。遗址内不仅有墓葬区,还有遗址区,墓葬区和遗址区共存,是罗家坝遗址不同于其它巴文化遗址的独有的特点。
另有专家认为,罗家坝遗址第四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为证明巴文化可能起源于川东北提供了考古证据。
巴国的灭亡
史书记载,公元316年,巴蜀之间发生战争,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惠文王,他早有吞并蜀国之意,但苦于蜀道艰难,难以攻打。最后他派司马错为将率兵攻打蜀国,司马错一举灭掉了蜀国,后挥师剑门关,直取长江中游的巴国,几个月后,被逐到嘉陵江流域的巴国就无声地灭亡了。秦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难道巴人真的就从此消失了吗?也许不是的。一些学者研究认为,现在的土家族就是巴人的后代。
巴与蜀
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存在许多双子星座式的文化,如齐与鲁、滇与黔、吴与越等等。这种双子星座式的地域文化,既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微妙的差别——巴与蜀也是其中之一。
巴与蜀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两大部族,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志的《华阳国志》,分别撰写有巴志与蜀志,但在追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迹时,也常常将巴蜀并提。巴蜀在先秦时期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所以常常一起参加很多重要的政治军事行动。
《华阳国志》里说,杜宇教民务农,发展了蜀国的农业,使经济变得非常繁荣,当时的巴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巴山环抱的重庆和蜀水流淌的四川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同的,比如蜀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三星堆、都江堰是其中代表,而巴国所在地就是“山”的天下,所以这里诞生的是迥异于前者的山地文明——谜一样的山中悬棺、错落高低的山城景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