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重大活动类项目
北京市文化志愿服务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
2019年,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志愿者指挥部公共文化机构志愿者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文化馆,统一领导全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分指挥部统筹全市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力量,建立了遍布全市的38个志愿服务站点,招募了6000名文化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共发布服务项目102个,开展活动441项,累计参与服务10981人次,服务时长62570小时,直接服务群众484178人。
首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活动期间
在2021年5月1日至7月5日期间,分指挥部统筹全市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力量,建立了遍布全市的49个志愿服务站点,招募了4708名文化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计发布服务项目111个,累计参与服务8688人次,服务时长35804小时,服务群众262616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城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2022年,市文化馆承担公共文化机构志愿者分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在全市16个冬奥文化广场设立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招募了1195名文化志愿者,发布服务项目37个,累计参与服务22714人次,服务时长141773小时,服务群众961838人。
重大纪念日主题活动
每年“雷锋日”,北京市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中心围绕“学雷锋精神展时代风采”的主题,开展公益性文化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沙龙、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学校、消防站、医院、企业等地,为市民和各行各业一线工作者送去文化大餐和温暖关怀,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和社会正能量。
每年“助残日”,北京市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中心创新活动形式,采取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残疾人代表和文化志愿者代表走进著名世界文化遗产,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感叹人类智慧的聪明与伟大。同时,组织主办单位领导、文化和旅游志愿者代表与残疾人代表,围绕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内容开展座谈交流。通过系列活动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谱写助残志愿服务新篇章。
“雷锋日”
主题活动
“助残日”主题活动
每年“重阳节”,北京市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健康咨询、生活帮助等服务,同时邀请老年人积极走出去亲近大自然,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了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敬老月”主题活动
“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
每年“国际志愿者日”,北京市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表彰优秀志愿者、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推广志愿服务项目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发展。
贴近群众、扶危济困类项目
该项目于2009年创建,每年农历小年至正月十五,市文化馆下发通知统筹全市行动并组织主会场活动,动员全市文化志愿者通过现场书写春联、送福字、做剪纸、画年画、拍全家福、送演出等形式,走进军营、医院、消防队、街道社区、乡村、敬老院以及各大火车站、重点建设工程驻地等,为首都各界群众送上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问候和祝福。
“送福到家”
“爱心文化种社区”
该项目于2014年创建,东城区文化馆依托17个街道文化中心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站,组织文化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爱心人士,开展戏剧、摄影、手工艺、书法、手语、舞蹈等优秀文化进社区、进特教学校、进军营等活动,为辖区孤寡、失独、特困家庭和子弟兵开展送温暖活动。
该项目于2021年创建,市文化馆统筹全市文化志愿者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和智慧软件,线下组织文化志愿者上门或在文化场馆手把手教授老年人下载安装并使用挂号、打车、外卖等生活必需App,线上通过媒体平台播放智能软件使用教学视频,为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使用方法,让广大老年群众感受社会关怀与温暖,跟上便利化、智能化现代生活的步伐。
“文化让生活更美好——您教我用筷子,我教您用手机”智慧助老活动
多维度全民艺术普及类项目
“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该项目于2019年创建,市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名师讲堂、摄影沙龙和示范演出等板块,向广大群众提供通俗易懂且高质量的艺术普及课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引导形成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常态化模式。目前,已有百余位艺术家、讲师接受邀请成为文化志愿者,持续为全民艺术普及贡献力量。
“云”读书系列志愿服务
该项目于2020年创建,首都图书馆组织文化志愿者通过“云战疫”“畅享云服务架构新格局”等主题活动,开展线上基础培训、手语沙龙、抗疫征文、书评征集、法律直播大课堂、云诵读等志愿服务和线下图书捐赠等扶贫援建服务,依托公共文化云及各公众号及时进行推送展示,增强宣传力度和扩大辐射面,让文化志愿服务精神在阅读中广泛传播。
“一起向未来”冬奥广场宣传推广
该项目于2021年创建,旨在助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充分发挥全市文化馆的行业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以广场舞为推广载体,采取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线上线下赛事及展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培训近5000班次,培训舞蹈骨干、志愿者11万余人,全市超百万群众自创广场舞近千支,同时,面向全国倡议动员,3300个文化馆响应,4567万人次学跳,让冬奥口号更加深入人心。
对口援建、文化输出类项目
“春雨工程”北京文化志愿者边疆行
该项目于2010年创建,多年来,市文化馆和首都图书馆始终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大舞台、大展台、大讲堂”为主要形式,结合“志愿服务+文化扶贫”新模式,深入新疆和田、青海玉树、湖北巴东、海南西沙、云南德宏、重庆云阳、吉林珲春等扶贫一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驻海岛部队营区,开展“图片北京”、两地非遗技艺工坊展示、名师讲堂、慰问演出等活动,落实文化精准帮扶工作,提升边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于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和对口帮扶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9~2022)》
《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