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秘色瓷
在中国陶瓷史研究方面,一直令人困心衡虑的有三个问题:一是有没有柴窑,二是邢窑究竟在哪里,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秘色瓷的疑问了。以前人们提到秘色瓷,基本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直到法门寺13件有刻石记载的“瓷秘色”出土了,才使这个千古悬案有了明确的答案。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为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确切无疑的唐秘色瓷实物资料,使历史上千年的空白得到填补。
这13件“瓷秘色”胎骨作浅灰色,颗粒均匀纯净,没有当时瓷胎上多见的杂色和粗大颗粒,并且在上釉前均经细磨,表面无饰。瓷秘色在装烧时是按碗或盘的正向,一件放进一个匣钵,用支钉支持而仰烧的。所以每件碗或盘的底部都有支钉的痕迹留下,历历可数。其中11件全是青色釉,所谓“青色”,意即“海水青色”,唐代诗人许浑所称的“越瓷秋水澄”,算是较为近似的类比。
秘色瓷美到什么程度?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一词,不但体现制作工艺的神秘,也体现了唐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心怀。
这13件“瓷秘色”器物,虽然系出越窑,但其造型工致、釉色青绿而薄,匀、清亮,装烧精进,以及银扣平脱等制瓷工艺,绝非一般民间的越瓷作坊所能操作烧造的,为文献记载唐代曾在上林湖畔建置“官窑”提供了信实的物证。
2019年7月2日 22:45
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