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发生地——秦汉栎阳城遗址

网站首页    专题报道    文物考古    “商鞅变法”发生地——秦汉栎阳城遗址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时期,如此崇尚法制、极度尚武、自由奔放,秦兴亡沉浮五百多年(从秦立诸侯国到秦二世灭亡),最终却如同昙花一现(秦统一政权,存在时间却极短,只有十五年)。

 

      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那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

 

      秦的来龙去脉和基本功绩,被铭刻在历史的年轮中,让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怀念这个鲜明而大胆的时代。

 

      产生,一路攀升

 

      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地区),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国伊始。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变法,开挂之路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即位,一统王朝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间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落定,自取灭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

 

      公元前207年,秦亡。

 

      秦帝国创造的一整套统一的国家体制与文明体系,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并且绵延不断。

 

      两千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秦国都城、“商鞅变法”发生地——秦汉栎阳(Yuè yáng)城遗址,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泱泱大国,其貌不凡。

111

《201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内页 | 文物出版社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村一带,是秦汉时期的皇家都城,其在秦献公孝公时期、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塞王司马欣、汉初刘邦都曾以之为都城。秦汉栎阳城遗址是在西安地区除了秦咸阳城和汉长安城之外,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座秦汉时代的都城。

 

      秦汉栎阳城遗址因其曾是“商鞅变法”发生地而闻名。公元前383年(秦献公二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栎阳城是改革之都、农业重镇以及制造业基地。在考古发掘中各地屡有“栎阳工”、“栎阳工师”铭文秦兵器出土,如秦“工室”类封泥。“工室”封泥、秦二世时“栎阳左工去疾”铭文表明,即使在后都城时代,栎阳依然是秦最大的兵器制造中心、最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

 

      栎阳城也是汉定统一之都。汉高祖刘邦以栎阳为都城,整顿队伍,向东挺进,逐渐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唐武德元年将县治从古栎阳迁走以后,随着郑白渠的废弃,战乱使得古栎阳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据文献记载,栎阳城在宋代尚有迹可寻。到了清代,它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遗址标志。乾隆本《临潼县志》中说今“城郭虽废,气象犹存。”

22

《201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内页 | 文物出版社

 

      可见,历史虽不会说话,但栎阳城遗址本身对秦汉历史、秦汉文化及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西安阎良秦汉栎阳城遗址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20年2月28日 19:3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