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首次开展昭通等地悬棺人群古DNA测序

网站首页    专题报道    文物考古    我国学者首次开展昭通等地悬棺人群古DNA测序

       近日,国际杂志《Cell(细胞)》的子刊iScience以《华南和泰国北部悬棺葬习俗的母系遗传视角研究》为题发表了我国首篇关于悬棺葬人群的古DNA的研究成果。这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昭通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共同主持的野外考古调查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古DNA实验室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

       悬棺葬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最早出现于距今3000多年的福建武夷山地区,之后以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在华南地区的福建、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传播,并在大约2000年前以文化传播的方式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中。我省的昭通威信和盐津保存有较好的悬棺葬遗迹。绝对年代测定显示,悬棺葬习俗在我国大陆最晚的记录是昭通的盐津豆沙关悬棺葬遗址(可能也包括相邻的四川珙县麻塘坝悬棺葬遗址),明代末期之后就不见了踪迹,而在泰国、马来西亚等等东南亚地区,清代以后这种葬俗还流行。台湾兰屿的耶美人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托拉贾人至今尚保留此习俗。

 

威信瓦石悬棺葬遗址(余腾松 提供)

 

       “僰人”是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悬棺葬在昭通当地一直被称为“僰人”悬棺,但悬棺葬民族的族属长期存在争议。文山丘北县曾有数千长期自称“僰人”群体(被定为彝族支系),保存有与悬棺葬不同的“岩洞葬”,他们是否是悬棺民族的后代,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丘北自称“僰人”的彝族

 

       有关悬棺葬的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比如悬棺葬习俗的起源、人群源流、文化传播和扩散模式,以及族群归属和与现生人群的关系等,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支持悬棺葬人群与侗傣语系人群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悬棺的随葬品分析认为南亚语系的孟高棉族群和苗瑶语系人群是悬棺葬习俗重要的实施者和传承者,甚至还涉及少部分的中原汉文化。

 

威信瓦石悬棺内部(余腾松 提供)

 

       为了探讨这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泰国艺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古DNA(aDNA)分析技术,对来自云南昭通威信和盐津、广西百色和泰国邦玛帕地区的人类遗骸样品开展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

 

威信瓦石悬棺内人头骨

 

龙马悬棺头骨复原图像

 

       研究者发现昭通的悬棺葬人群母系遗传世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而泰国北部悬棺葬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该结果符合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南方起源并向南流传到东南亚的观点;研究者将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的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约在距今3600年前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武夷山地区)的百越族群中,他们是现今民族众多的侗傣语系族群的先祖;之后,悬棺葬习俗以大量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母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在广泛的华南地区流传;然而,大约在两千年前,非常少数的悬棺葬习俗传承者(G3a1世系人群)以文化同化的方式将该习俗大面积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比如孟高棉民族)中并广为流传。

 

悬棺文化分布与扩散模式图(张晓明 提供)

 

       研究结果显示,昭通悬棺葬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支系的先民。(吉学平,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中国考古网

 

2020年9月17日 10:3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