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理论的情感转向
第一部分: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
一、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及其意义
(一)情感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
1、情感社会学研究现实基础: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盛行带来社会阶层矛盾加剧,科层化、组织化下个体情感被抹杀,情感研究围绕着解释社会行动及社会变迁进行。
2、情感研究基本观点:情感是社会建构的,人类情感是文化社会化以及参与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条件化结果,情感界定与表达受到文化意识形态、观念、规范等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
3、情感研究的意义:开辟了情感研究的新路径,侧重分析情感社会建构和控制,弥补了其他学科情感研究的局限和瓶颈,是情感研究向社会学领域的扩展。
(二)情感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叙述与地位
1、孔德:社会秩序立足于由情感、行为和理智构成的人性统一性。
2、涂尔干:情感是社会团结的一个重要元素。
3、马克思:人类的情感和意识是被社会情境和社会结构造就的。
4、齐美尔:齐美尔的研究从货币、商品、娱乐和都市发展等方面出发,讨论了现代人的情感危机。
5、帕累托:人类行为的非逻辑的因素真正支配了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非逻辑因素包含了本能、情感、知觉、欲望等一系列的心理沉淀,这些心理沉淀甚至是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动因。
(三)社会学理论情感转向的意义
1、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有助于社会学研究的非理性转向。
2、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有助于从更为细致的角度观察个体和社会的关系。
3、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有助于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发展。
二、社会学情感转向的关键议题及其方法论特征
(一)社会学理论情感定义与情感成分
1、情感的定义(认知论):
(1)戈登:“感觉、表现性姿势和文化意义的一种从社会角度被建构的模式,该模式是围绕着与一个社会对象——通常是另一个人的某种关系而加以组织的。”
(2)霍赫希尔德:一个映象、一种思考、一段记忆与身体的合作,一种个体所意识到的合作。
2、社会学视角下的情感包含成分(特纳):
(1)关键的身体系统的生理激活。
(2)社会建构的文化定义和限制,它规定了在具体情境中情感应如何体验和表达。
(3)由文化提供的语言和标签被应用于内部的感受。
(4)外显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副语言表达。
(5)对情境中的客体或事件的知觉与评价。
(二)社会学理论情感转向的关键议题
1、情感控制:该议题深入探讨了情感是如何促成或减少社会团结的,这种团结的形成激励人们形成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承诺,而这种团结的消解也使得个体分离出某一结构。
2、情感分层:情感分层与社会结构相关,结构取向的许多学者意识到个体情感之间实则存在着不断的整合和冲突,而这一过程也塑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边界。集体情感积累促成社会运动则会造成社会变迁。
3、情感社会化:这一议题将情感视作知识,情感社会化被视为人们对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创造,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情感观念的确定,对社会情感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和接纳,以及情感文化的形成、维持或改变。
(三)情感社会学的方法论特征
1、批判主义倾向:在强调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解释社会事实和社会过程的重要地位时完成了对理性的批判。
2、人文主义基调:情感社会学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强调对人的情感的关注。此外,很多情感社会学的研究尝试着通过情感研究社会生活,从而发现与解释情感的价值意义。
3、跨学科整合:诸多学科在情感这一议题上进行互动与交流,为社会学分析情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概念工具乃至分析手段。各学科之间取长补短,互有精进。
三、当代情感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取向
1、霍赫希尔德:情感的整饰和演绎
(1)情感运用基本规则:
a.感知规则:规范个体在情境中应该如何感受和体验,这一规则制约了情感的强度(从极强到微弱)、情感的方向(积极或消极)和情感的持续性(从发生到持久)。
b.展示规则:用以表达任意行为所呈现出来的本性、强度、风格,即规定了什么情境下怎样表达情感。这样,对于任意一个互动,感知规则都对所能做的一切有限定作用。这些规则反映了互动所在群体的更大范围的情感文化、目的和追求的理念;同时还反映了权力的配置和情境的其他组织特征。
(2)“情感运作”的机制:
a.身体运作:人们试图改变对情境的生理反应,通过这种方式,身体可以激活或减弱情感,以便使情感适宜情境.
b.表面行为:个体改变其外部的表达姿态,以期让自身切实地感受到适当的情感.
c.深层行为:个体试图改变他们的内部感受,或至少是部分的内部感受,以便使其余的适当情感也能调动起来并在当前展示。
d.认知运作:与特定的情感紧密相连的思想和观念被调动起来,以期激活相应的情感。
(3)相关研究
航空服务员情感劳动研究:劳动者的劳动力中包含的不只是相关方面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包含作为一项服务内容的情感成分,在社会操纵下的深度表演中,情感劳动者的人格中会分离出“真正的自我”与“表演的自我”。
2、戈登:情感文化
(1)情感的组成:a.身体感受、b.姿态表达、c.社会情境或关系、d.社会的情感文化。
(2)情感文化形成:戈登指出生物性情绪通常在社会化过程中被赋予文化意义,继而转换为社会情操,而这些文化意义是在个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中所产生的,通常蕴含于语言、仪式、艺术和其他的文化表现形式中。
(3)情感的组织(institutional)意义和情感的冲动(impulsive)意义:
a.组织意义:个体通过遵从组织规范而日益察觉和明细自我身份的意义。
b.冲动意义:人们通过违背规则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更具有自发性的行为。
3、埃利亚斯:情感的文明化进程
(1)情感的文明化进程定义:个人情感控制的变化受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情感理性化的进程不仅仅是心理现象,情感的文明化进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2)情感文明化进程的环境因素:
a.制度因素:国家对暴力的严格管制。
b.社会因素:愈益细密的社会职能分工。当个体存在于功能分化更为高级的社会之中时,个体之间的关系网络越为紧密,相互依赖也越强,而当这一网络所整合的功能或体制单位的社会空间越大,能节制自己情感的人会拥有更大的社会优势。
(3)相关研究—情感生活的结构分化:情感规则的区分是阶层区分的一种手段。
a.情感在阶层中的标准化过程:下层群体模仿上层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上层不断地提高自身行为和情感的精确程度来抵制下层群体的粗俗情感以保持自己的优越性。
b.情感控制模式:表现为由上至下的传递过程,形成了情感的型塑,故而,处在下层的群体,他们的情感控制和情感表达往往受到来自上层的较大制约,由是造成情感的不平等。
4、肯珀:情感的权力一地位模型
(1)权力地位模型:西奥多·肯珀是情感社会学的先驱之一,他提出权力与地位的维持乃至改变对个体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的唤醒具有结构性的作用。
(2)三种类型的情感:
a.结构性情感:即由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和地位所唤醒的情感。
b.情境性情感:即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个体权力或地位的改变所导致的情感。
c.预期情感:即由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预期所导致的情感。
5、肖特:情感的社会控制
(1)情感的社会控制:肖特吸收符号互动论基本原则,她指出,日常互动中人们可以从一般化他人的视角来看待和衡量自己,个体会通过调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特定标准,由此情感对行为产生控制力量,社会秩序得以维持。故而,社会控制本质上是基于情感的自我控制。
(2)控制个体行为的六种情感:
a.负罪感:负罪感不仅把个体带回规范的阵营,而且让其沿着促进道德行为的方向行事——这就固化了文化价值并促进了社会团结。
b.羞耻感:体验着羞耻感的人们会趋于回避让他们经受这一强烈情感的那些情境和他人。但是,羞耻感同样会激发个体投入利他性行为,以表白自己并非缺乏道德。这样,羞耻感引发了建构一致性和团结性行为。
c.尴尬感:尴尬感使人们回避那些让他们感受到这一情感的情境;但同时尴尬感也能促使个体卷入补偿性行为,以表明他们的不合时宜只不过是一时的疏忽。通常,这种补偿性行为本质上都是利他的。
d.自豪感:当人们习惯于体验自豪感的时候,他们就规范化他们的行为,以确保满足他人的反应,从而不仅维持了这种自豪感,而且也维持了社会秩序。
e.自负感:自负感驱使人们依赖于他人的当下反应,不断地寻求他人的支持性反应。
f.移情:首先在自身唤起一种与他人体验极其相同的情感;其次会产生一种认知,以明了如果自己处于他人的位置,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6、柯林斯:情感能量与互动仪式
(1)情感能量:社会互动中存在长期持续的情感称为“情感能量”,情感能量是一个从高到低的连续统。其高端是个体对社会互动充满了自信与热情的感觉;中间是较为平和的状态;低端则是个体不被群体吸引后对社会互动缺乏积极主动的感觉。
柯林斯指出,情感能量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主动程度与受欢迎程度,而后者则直接关系着个体在某一社会互动情境中的地位如何。他指出,情感的互动仪式存在一种市场,这种市场是抽象的,但也类似于有形的用以交换资源的物质市场。互动仪式市场之所以呈现出市场的特征,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会被任意另一个人所吸引,每个人将与谁交往以及程度如何,取决于他与别人是否有相遇的机会,以及他们之间是否能相互提供吸引对方的资源(文化资本)。人们会在这一市场上不断匹配与拥有自己所需求的情感资源的另一方进行互动。
(2)互动仪式:拥有共同的关注点和共享情绪的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节奏和谐的互动过程。(宗教仪式、政治仪式、谈话聊天等)。互动仪式的关键是仪式的参与者之间拥有共同的关注点和情感投入,通过这样的互动仪式,人们短暂的情绪会转化为长期的群体团结。
(3)互动仪式市场:互动仪式市场有市场特征,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去否能相互提供吸引对方的资源。在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本身就是一种成本,个体通过成本的付出,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情感的回报。
柯林斯认为情感仪式的参与者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文化资本和资源来达到情感收益的最大化,情感是可以被计量和交换的高度理性化产物。
7、情感交换理论
互动过程会产生情感,而在交换理论中,互动也被视作给予和获得有价值的资源的过程。(霍曼斯、布劳、爱默生)
四、对社会学理论情感转向的评论与反思
(一)对社会学理论情感转向的评论
1、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既是情感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需要,也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纵深拓展的结果。
2、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最显著的特征是对长期占据社会学研究的理性主义思想带来了冲击和变革。
3、社会学理论的情感转向其实不仅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也可以说是社会学对人性的一种回溯。
(二)对社会学理论情感转向的反思
1、研究方法的不统一导致情感社会学尚未建成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情感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多来源于对既有理论和流派的汲取和借鉴,在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情感社会学尚不成熟。
2、情感社会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依旧面临着诸多的质疑和问题:
(1)定义和概念的模糊。
(2)情感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争论。
(3)情感社会学研究方法面临的挑战(微妙的体验与宏大的结构联系、情感的测量)。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建构过程
1、地点概况:谋道镇地处鄂西南边陲,扼鄂西渝东咽喉,被认可的文物资源近两百余处,民俗民间文化、农耕文化、古寨文化保存较为完整,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旅游度假、休闲避暑,养老养生产业提供了优先条件。
2、民族团结:此处旅游业的发展不及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带来机遇,来此旅居的藏族、新疆人和汉族人等民族与当地土家族苗族人民和谐相处的氛围更是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床,该镇所在市区和州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名称,当地已有部分单位(利川市龙船水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利川市谋道镇药材社区)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示范单位,还有更多社区和单位正在向这方面努力。
二、案例分析
(一)民族团结本质:集体情感
集体情感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和纽带,通过有着集体主义烙印的情感来阐释社会秩序,作为社会制定行为规范的依据。社会成员之间观念的联系或分离,正是由观念的情感价值所决定的,并在分类乃至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中起着关键作用。——涂尔干
(二)民族团结情感建构
1、仪式
(1)定义:仪式是人们各种行为姿态相对定型化的结果,人们用这种姿态来形成和维持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故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人们相互交流,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并维持的。
(2)互动仪式包含因素:
a.至少两个人面对面的互动所构成的群体
b.他们关注共同的目标或行动
c.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情绪或情感
d.彼此的关注点和共享的情绪有积累强化特征
e.有阻止外来者的屏障。
(3)候鸟文化活动仪式
调研地点候鸟文化生活丰富,包括乐团、书法、唱歌、舞蹈、太极等等,不论是候鸟自发组织,还是社区和政府组织的乐团、书法、唱歌、舞蹈、太极等文化活动都是人们行为姿态相对定型化的结果,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拥有共同关注点,付出时间、精力、文化资本等资源,收获情感能量,所以“候鸟”们的文化活动可以看作是“互动仪式”。
2、情境结构
戈夫曼在《谈话形式》(1981)里对情境作了定义,社会情境是“一种物理区域,在它里面的任何地方,两个或以上的个体彼此处于视觉与听觉的范围之内”,情境不仅为个体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它本身亦形塑互动的特征以及进程。调研地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吸引各地区和各民族群体来此聚居,提供了候鸟文化活动的地理区域,同时候鸟文化活动是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不同的文化活动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活动情景结构,为各民族成员交往提供可能,同时亦形塑群体成员的认知和记忆。
3、情感能量
柯林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获得情感能量。候鸟在文化活动中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文化资本和资源来达到情感收益的最大化,在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本身就是一种成本,个体通过成本的付出,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情感的回报。情感是可以被计量和交换的高度理性化产物,并且成为互动仪式过程中理性选择的共同标准。通过情感追求,候鸟群体聚集到一起,这可以解释候鸟群体为什么长期参与无物质回报的文化活动。
(三)民族团结情感建构
1、群众自发文化活动:候鸟在身份属性上属于游客,他们在参与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仪式时达到了身体在场的条件,且仪式的群体边界是共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情感认同,他们在仪式活动中形成了群体团结的群体认知体验,收获情感能量,形成对旅游地区的地域符号标志和文化记忆,并体现在行为实践当中,这些统称为对旅游地点的“文化认同”。
2、政府组织文化活动:参与成员参与仪式与收获情感能量的过程同群众自发组织活动,不同的是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具有规范和引导力量,将民族团结意识融入到文化活动仪式中去,文化旅游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意识,但是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