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网站首页    首都红色文化建设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理论转向    社会科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一、现代性后果与“后现代转向”的内涵
(一)“后现代”的概念

       1.后现代(postmodern)是相对于“现代”和“现代性”的概念,旨在表明自己超越和克服了现代性的前提与局限,致力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评,而非另立门户,具有破大于立的特点。
       2.“后现代”是一种“命名政治”(the politics of naming),通过对自己命名来确立立场,赋予形象和理论。
       3.由后现代主义发展出来的定义具有四重互补的观察角度:连续性、不连续性、历时和共识。
(二)现代性危机出现的原因及后果
       1.作为现代性本质特征之体现的理性化与自由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2.从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来看,以制度功能的理性化变迁为基础的现代化与基于精神价值的解放性诉求的现代性之间是两个伴生又彼此对立的维度。
       3.现代世界是一个分裂矛盾的世界,它表现为现代性内部的分裂以及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深刻断裂和紧张。现代性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体,文化现代性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反题,又具有一种否定性的“反现代性 ”倾向 。现代性的这种断裂意味着社会进化与人的发展悖反的困局,暴露了作为启蒙理性主义两大 精神基石的“理性”与 “自由”二律背反的深刻文化难题。而这种理性与自由的悖论归根结底源于人性结构的内在冲突。这种冲突的长期累积无疑为后现代转 向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三)后现代思想的源泉
       1.德国:尼采 (F W. Nietzsche)、马克思、弗洛伊德(S. Freud )、海德格尔 (M. Heidegger)。
       2.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 (C. L. Strauss)、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 L acan)、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Roland B arthes).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L. A lthusser).、社会学家与思想史家福柯。
       3.美国:德里达 (J Derrida )、利奥塔、波德里亚、福柯和德勒兹(G. D eleuze)。

(四)“后现代转向”的实质(作者文军的观点)
       1.文军认为,后现代转向是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对现代化思想既否定承传又批判创新的社会文化思潮。 
       2.后现代转向在根本上并不是反现代性的,而是走向反思自律的现代性,它从各个角度揭示了现代性自身存在的内在矛盾和缺陷,力图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原有经验和解释。
       3.后现代转向既不是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也不是后工业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更不是一种新的社会类型的概括,更多表现为一种思想文化范式。

二、西方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兴起及其影响 
(一)后现代思想兴起与特征

       1.后现代转向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最早发端于文学艺术领域,20世纪80年代在人文社科领域达到顶峰。
       2.一般性特征:后现代思想还是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这其中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都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极力反对(否定、超越)传统的二元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 、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一元论和决定论等理论倾向,主张向统一性开战,取缔“深度模式”,宣扬所谓的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化、零散化等。
       3.学科视角下的特征:后现代在于“颠覆”和“打破”存在于学科和次级学科之间的限制,创造出多种学科与多种维度视角的综合。

(二)当代社会学家对后现代的态度
       1.竭力主张与推崇后现代:鲍德里亚
       2.被标定为后现代论者,但自己不承认:福柯
       3.彻底反对后现代主义:哈贝马斯
       4.反对后现代性却又欢迎后现代型构到来:吉登斯
       5.对上述人物的理论进行综合研究:尼克尔森、费雷泽

(三)后现代理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后现代社会学运用的解释与解构的分析方法,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突出了语言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理解过程,无一不渗透着语言的内在影响。
       (2)后现代的理论方法导致了后现代社会学研究模式的诞生。后现代社会学就是“用社会理论、社会学调查、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学分析方法来表示后现代主义”(英国社会学家拉什)。
       (3)后现代社会学发展了基本原则与概念:"非创造”(decreation ) 、"非定义”(de-definition ) 、“非中心化" ( decentrem ent)、"非连续性"( discontinuity) 、"非总体化”( detotalization )、"解体"( disintergration )、“解构” ( deconstruction ) 、"置换" (displacement)、“差异 "(difference) 、"离散”(disjunction ) 、“消散” (disappearance)、“分解” ( decomposition ) 、"去神秘化” ( demystification)、"去合法化”( delegitimation) 等。
       (4)后现代社会学对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也绝不是偶然的,它的到来是与社会剧变、文化嬗变、政治变革、核心价值的深层次哲学争论和学术危机同时发生的,且可能是对它们的反应。
       2.消极影响:
       (1)后现代理论缺乏综合性的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反对建立宏观的叙事理论,注重微观权利与微观反抗,然而却陷入了对自己的误解中。
       (2)后现代社会学形成了一些“极端观点”
       ① 否认社会学理论研究是“客观社会现实”的一种再现,认为研究不过是“语言游戏”。
       ② 否认通过调查所得的资料是把握“客观社会现实”的可靠路标。
       ③ 认为不存在最优的理解和诠释各种资料文本的方法,任何诠释和理论均可能是误读。
       ④ 不再建立有关研究对象的通则,认为解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是研究的终极目的。

三、西方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1.反对实在论,注重话语分析。
       2.反对总体化趋势,提倡微观分析。
       3.反对现代主体,关注“他者”的生活
       4.反对中心论和一元论,主张价值的多元化
       5.反对表象论,要求终结表象秩序
       6.反对本质主义,探寻现象之间的差异
       7.反对理性主义,追求人性的普遍解放
       8.反对传统的历史观,置换现代的时间和空间
       9.反对现代的真理观和理论观,企图实现没有现代真理和理论的生活
       10.反对现代方法,以解构和直观的阐释作为其主要的方法

四、对西方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评论与反思
(一)对西方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评论
       1.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学文献的研究,这些文献研究对社会学学科的影响会日益显现出来。
       2.后现代主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激起了跨越学科界限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这些行为或许会使社会学家有兴趣关注历史的专门性与现实的反思性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在社会学的话语中要运用后现代主义修辞学。
       3.后现代社会学的批评多以语言和科学哲学为基础,断言沟通和感知必定是有缺陷性和不可信的。

(二)对西方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反思
       1.未能把社会学理论化必须借助的构架上的相对主义与应用这些构架所 产生的知识相区别。
       2.后现代社会学太轻易地忽视了社会学中科学理论化的可能性。
       3.后现代社会学在突出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的不确定 性时 ,过分强调了语言的自主性及其意义的不确定性,把对社会实践的一切研究都归结为一种话语的分析,否认语言是客观现实的表现或呈现,认为所有的认知最终都只是一种“语言游戏”的结论,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4.后现代社会学者大多反对现代主体 ,认为主体不仅是一种建构物,而且 完全是一种虚构的假象。
       5.在反对片面追求“宏大理论”和“元叙事”的同时,也过分强调了无限多样的 “小叙事 ”般的微观分析,忽略了那些对我们社会生活起决定作用的资本、 国家、阶级、制度等社会因素,从而使后现代思潮在社会作用上具有保守主义的倾向。
       6.后现代社会学者(尤其是激进论者)对真理和理论的极度抨击有点言过其实。
       7.在方法论方面,后现代社会学的“怎样都行”的主张其实也是一个夸大其词的主张。
       8.后现代社会学在批判与抛弃某些现代社会学的关键概念(如 “秩序” “进步”“理性”“真理”“范式”等 )时 ,却又使自己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以及理论批判与实际表现之间的矛盾之中。


参考文献:
Ahmed, A. S ., Postmodernism and Islam: Predicament and Promise (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92). 
Bauman, Z .,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 London: Rougledge, 1992). 
Beck, U.,"The Reinvention of Politics, in Beck, U ., A. Giddens, S. Lash, eds.,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Beck , U.,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 London : Sage, 1992). 
Boyne, B. & A. Rattansi,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 By Way of an Introduction, in Boyne & Rattansi, eds., Postmodernism and Society (N. Y .: Macmillan, 1990). 
Friedrichs, R ., A Sociology of Sociology ( New York: Free Press, 1970). 
Wallace, R. A ., A. Wolf,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Expanding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9).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唐长庚等译),贵州人民岀版社1991年版。 
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波林 • 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杰拉德 • 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 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刘象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23年5月15日 09: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