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报道》第十一期

网站首页    中国考古报道    《中国考古报道》第十一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别具魅力,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自成一派,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我国饮食技术不断发展——舌尖上的中国格外引人入胜。

 

       作为传统的农耕国家,我国百姓的食物以谷类为主,谷类与肉类不同,肉类的烹饪方法几乎不用什么炊具。《周礼·膳夫》中说:“凡王之馈,珍用八物”,这“珍”字就是对猪肉羊肉的烹饪方法,这些方法中,除了把肉放进鼎中加水煮熟,或者把肉切成薄片放入酒中腌制等之外,剩下的就是烤的办法,裹上泥巴烤,或者熏烤,所以用到的饮食工具不多。但谷物、蔬菜的烹饪用到的炊具就很多了,古代常见的炊具有鼎、鬲、甑、甗、釜等。

 

       鼎是煮肉和盛肉用的,当时的肉食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切成小块,一般都是把牛羊等肢解成几大块,甚至不肢解直接煮,因此,鼎都比较大,圆腹三足、方腹四足的比较多。鼎开口处有直立的两耳,可以穿进杠子以便抬举。在鼎下烧火,因为鼎大、壁厚,烧火无灶,可以想象当时用鼎煮食有多么费力、费燃料。

曾国墓地曾子寿铜鼎

 

       鬲是煮粥的,形状与鼎很像。三足是空的,与腹部相通,因为鬲都比较小,承重不大,空足可以支撑而不至于破损,更重要的是,与鼎的实心足不同,鬲的空足最大限度的加大了受火面积,加快了煮熟谷物的速度。

 

       釜的用途与鬲很像,但是它不光可以用来煮粥。关于釜,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的“釜”就是我们这里介绍的釜,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有人认为它是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

 

 

夏商时期陶釜

 

       甑是专门用来蒸饭的工具,类似今天的笼屉,直口,或口边向外翻卷,立耳,平底,底部有孔通气,很像现在的箅子。米放在甑中,甑放在鬲上,鬲中放水。如果甑、鬲两个合成一套,就叫甗,有的甗就是直接做成了一体的。

 

夏商时期陶甑

 

       古代的食器种类也有很多,有簋、簠、盂、敦、豆等。簋其实就是当时的碗,在北京,有一条著名的美食街——“簋街”,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形容夜深了还灯火通明、食客如云,其实“簋街”的“簋”就是青铜食器的“簋”字。簋的使用方法跟碗是一样的,古人吃饭时,先从甗中把饭盛到簋里再食用。

 

       簠与簋同类,最初也是盛放粮食用的,形状很像现在的高脚盘,但很多是有盖子的,与簠样子相近的是豆,豆在盘下的有柄,簠则没有。

 

 

陶带盖簋形器

 

       仅需了解几种古代炊具、食具,便可管窥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与人类生活最为贴近的一件事情,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的佳肴珍馐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们无法精确地得知,但是古代饮食器具作为其物质文化的核心,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饮食文化中的讲究和繁复。

 

 

2020年3月31日 23:2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