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基于临夏八坊十三巷的分析

网站首页    首都红色文化建设研究    良老师三篇    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基于临夏八坊十三巷的分析

       [文章编号]1001-5558(2023)05-0017-16
       
良警宇 韩凤莹
       

       摘要:文旅空间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的重要社会空间,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场域。从空间实践、空间表象与表征性空间的“三元空间辩证法”来看,文旅空间生产中形成了感知的、构思的和体验的三位一体的空间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展现了基于空间载体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的逻辑层次,对于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教育实践的生活化、社区化、社会化发挥着积极作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的文旅空间生产,从构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着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不断深化,展现了基于地区特色的实践案例与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元空间辩证法”;文化旅游空间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86/j.cnki.62-1035/d.20231018.011

        一、引 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面育人的一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空间的教育功能。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指出,社会空间中无意的生活活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有着广泛的影响[1] 493。相异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文旅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空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文旅空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2] 2022年 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强调要“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3]。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结合对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案例的分析,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探究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以期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案例与路径思考。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围绕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两个方面展开。
       从理论探讨来看,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实践意义、教育机理、行动逻辑,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以及结合费孝通以村落模式、民族走廊范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主线的学术研究历程,基于类型空间视角探讨如何构建从点、线、面的研究到体的研究的转变之民族教育研究范式与方法[4]。从实践分析来看,主要围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尤其是从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高校、边境地区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等方面来分析。整体来看,当前围绕中小学、民族高校、民族地区高校等学校教育场域进行讨论的成果较多,围绕社会教育场域的相关讨论不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在关注学校等正式教育空间的同时,也应关注相异于学校制度化教育方式的社会教育,以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活化、社区化、社会化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面向全域、全员的教育。正如学界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重维度的整体性,通过不断增进各个维度的互嵌性和整合性,能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基础[5]。旅游业具有促进群际价值共振、共创与共生的本质[6],可以在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相互嵌入,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文旅空间作为文化和旅游与地方社区生活融合发展的新型空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是地方文化与民间风俗的集中体现地,是汇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符号域,它在塑造社会集体记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聚焦于文旅空间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从空间实践、空间表象与表征性空间的“三元空间辩证法”出发,结合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的文旅空间生产实践,探讨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为更好地认识文旅空间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实践,构建全方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参考。
       三、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视角与逻辑层次
      (一) 理论视角:“三元空间辩证法”
      20 世纪 70 年代,作为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法国学者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空间化的阐释。他认为空间只能通过辩证的方法来掌握,视空间为一种具体的抽象。他指出:“ (社会) 空间是(社会的) 产物”[7] 40,它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空间生产不仅是空间中事物的生产,更是空间本身的生产。从空间生产的本质来看,空间生产体现着社会关系的再生产[8] 48。社会与空间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形成和创造了空间,又受制于空间,反过来社会空间又形塑了社会构型[9] 104。列斐伏尔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空间生产的批判性研究中,构建了基于社会形态变化的社会空间的类型学,提出了社会主义差异性空间生产的发展方向,即“在社会主义社会,对空间不再是宰制,而是挪用”[9] 104。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元空间辩证法”,构建了关于空间结构分析的一般社会学理论。
       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辩证法”指出了“社会空间”概念的三重意涵[8] 51-52,将空间的生产分为空间实践 (spatial practices)、空间表象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与表征性空间 (representational space) 三个相互联系的维度,体现了感知的 (the perceived)、构思的 (the conceived) 和亲历的/体验的/生活的 (the lived) 三位一体的空间中的辩证关系[7] 58-60。具体来看,空间实践指一种可感知空间的形成,是一种物质性空间生产的体现,提供了支持或限制人的身体实践的空间架构;空间表象是被概念化的空间,内含语言符号体系,体现的是空间的话语机制和权力关系;表征性空间是一种亲历的/体验的/生活的空间,强调象征性地使用空间中的对象物,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复杂性[7] 58-60。索亚 (Edward W.Soja) 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三元空间辩证法”与三种空间的对应关系[10] 93-104,着重考察了建立在“历史—社会—空间”辩证关系上的“第三空间”,即社会生活空间,并由此将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动纳入社会空间的构建过程与内涵之中。在索亚看来,“第三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空间,是联系客观真实的第一空间 (物理空间) 与主观想象的第二空间 (精神空间),又超越此二元对立的具有动态混合和多重含义的社会空间[10] 13.79,三个空间辩证性地联动循环,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三元空间辩证法”提供了一种对空间的物质维度、精神维度和社会维度进行整合性、辩证性分析的框架。“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出离了“二重性”的对立分析体系,被列斐伏尔本人及其后来者运用于对各个社会阶段、各种生产方式的分析之中[7] 63。“三元空间辩证法”不仅提供了一种对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也提供了理解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启发后来者对社会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践及其内涵的讨论[11]。从社会行动的角度来看,社会成员在三个维度的空间中实践、体验和变换,从而辩证性地将空间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注入日常社会生活。本文将基于“三元空间辩证法”的分析框架,结合八坊十三巷的具体案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
      (二) 逻辑层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2] 作为一项育人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循序渐进、逐层推进,达到以知促行的目标。“三元空间辩证法”为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提供了切入点,对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具象化、层次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旅空间既是一种具体的空间类型,也是一种抽象物,体现了物质、精神和社会空间的统一,凝结着通过物质符号得到体现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各类主体展开具体行动的场域。空间具有教育功能,可以被有意图地用来锻造人、规训人,从而按照它的旨趣来生产一种新的主体[8] 105;与此同时,空间具有实践性,不同主体可以在此展开社会性的行动实践。借助文化符号、建筑技术、空间布局等改造物质空间的文旅空间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展提供了教育的物理空间;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理念、话语体系、政策实践,塑造了促进教育开展的精神空间;通过行动主体的文旅活动、感知体验和需求促进不断建设社会空间,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与意义体系得以拓展与深化。在社会空间变化的过程中,各民族共同性的因素不断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进一步增强[12]。改造物质空间形成感知的文旅空间,塑造精神空间形成构思的文旅空间,建设社会空间形成体验的文旅空间,文旅空间生产中的这三个层次联动促进、不断循环,从而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综合性的作用,展现了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和实践路径。
       本文选择西北民族地区的一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八坊十三巷作为典型个案开展实地研究。在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与档案查阅等方法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这一个案文旅空间的生产;并基于本文以“三元空间辩证法”所构建的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分析逻辑(图 1),来深入讨论这一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及其经验启示。

         

 

图1 文旅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分析逻辑

       四、案例分析:八坊十三巷的实践路径
       八坊十三巷是深具多元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这一街区从明末清初开始被当地以“八坊”广泛相称,清朝同治年间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甚至全国闻名[13] 31-39[14] 10。这一街区处于多元生态历史文化环境中,是农耕、畜牧两种经济文化类型以及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之地。如今,八坊十三巷归属临夏市八坊街道办事处,该街道办事处辖前河沿、坝口、王寺、蝴蝶楼等四个社区,共有 3885户 17,211人,常住者2428户10,739人,居住着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八坊十三巷2016年完成改造,2018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荣誉称号,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甘肃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典范。
       (一) 空间实践:改造物质空间
       空间实践是生产构建物质性空间和社会构成物的过程及其结果,强调空间中物的生成与网络结构,涉及空间位置、空间布局和空间中各种物质形态和元素的配置与组合。物质空间作为构建教育空间的基础设施,能够通过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以可让人感知的方式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作用。为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临夏市在不改变原有空间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按照“文化为先、利民为本、一巷一特色”和“景观进巷、商业进院”的原则,打造出八坊十三巷这一集民族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居民传统生活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15]
       1.空间位置
       八坊十三巷所在的临夏市处于青藏牧区与内地农区之间的“陇西走廊”上,素有西部“旱码头”与“河湟雄镇”之称[16] 158-163。明代,该地设有管理农、牧贸易的行政机构“茶马司”,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西域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地。八坊十三巷位于临夏市老城区中心,这一区位条件使八坊十三巷成为西北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空间,其传统物理空间积淀了深厚的多元历史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凝结了通过物质符号得以体现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2.空间布局
       从整体布局来看,八坊十三巷的空间架构主要是由八个教坊和十三条巷组合形成,具体表现为“一主街、围八坊、十三巷”的空间格局。如上文所述,“八坊”之名的由来在民间有多种说法,景区内的八坊民俗馆采用了一种说法,即该名来源于该街区最初建成的八座清真寺坊,当时形成了“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生活居住格局。目前,八坊十三巷由大祈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新华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西寺坊、北寺坊等八个教坊,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石桥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巷、铁家寺巷、王寺巷等十三条巷组成。
       八坊十三巷的改造保留了旧城的文脉遗存,保护了传统街巷的格局、尺度和沿街界面与建筑风貌;在挖掘当地商业文化传统,保留四合院民宅模式和邻里生活空间的同时,更新了古街巷长廊、盖碗茶广场、回族婚俗文化巷、八坊味道巷等八坊传统特色街巷空间。八坊十三巷内包含了各类文化设施,设有多处文化景观,这些设施、景观多分布于大旮巷、大南巷、王寺巷等旅游主干道旁。从可及性与便利性的考虑出发,这种围绕主干道修建建筑与设置景观的布局方式有利于因景点的聚集性而带来关联效应。
       3.物质性设施
       八坊十三巷的物质性设施包含古民居、文化场馆、宗教场所、商业场所等。这里的古民居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主,富裕人还建有偏院、车马院或一进数院。民居建筑以木构为主,同时融合了临夏砖雕、传统木雕、特色彩绘等地方特色建筑文化元素[17]。在八坊十三巷的空间更新中,一些民居和院落被开发为文化场馆或商铺,如展现临夏州民间风俗与历史记忆的八坊民俗馆,见证河州教育发展的河州书院,集参观、体验、售卖等功能于一体的盖碗茶文化博物馆,展现八坊历代著名人物的八坊人物故事馆,展示河州古老的铜器、砖雕、木雕、蛋雕、雕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八坊手工艺馆,展示茶马贸易机构千年演变历史的河州茶马司馆,承载着地方历史记忆的八坊博物馆。一些文化空间在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传习活动场所,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流通,以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同文化设施也依据自身的特色,通过内部的主题文物陈列、文字陈述、图像显现、实景搭建等多种方式设置体现传统文化的主题空间。景区内的八个教坊之名都涉及相应的清真寺,景区内以及景区周边的一些清真寺属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多清真寺已成为民俗旅游参观的新地标。
       在商业场所建设方面,八坊十三巷挖掘传统的“前店后院式”连家铺营商模式,帮助原住居民打造了三百多家特色美食店、工艺品店、饮品店、民族用品店等,包括“河州老八样”“河州家宴”等地方饮食门店,售卖藏族工艺品的民族手工艺店,风雅颂汉服体验馆等特色商店,汉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的特色商户呈现着八坊十三巷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如今景区内有商户199家,其中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类商户106 家,公益性展馆 9 处[18],建成了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游览、休闲、体验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等多元需求,具有鲜明主题和地域特色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9]。当地各类夜市、商店融合现代光影科技、市井风情,共同打造了具有八坊特色文化特点的夜游产品,以满足游客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为八坊十三巷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奠定了基础[20]
       (二) 空间表象:塑造精神空间
       空间表象是由政府、专家或投资者等主体,通过政策、制度以及规划、符号等工具所主导并构想或设计的制度空间和精神空间 (本文统称为“精神空间”),是意识形态与权力实现其空间生产目标的构想。符号作为一种表征具有构建现实的作用,空间语境的构建,引导人们能够基于对制度、概念、术语或编码等内容的认识与理解而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坊十三巷既离不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由专业人员和开发者共同参与的规划设计,也有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构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意义与话语体系,两者共同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空间。
       1.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的八坊空间更新规划与组织制度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八坊十三巷衰落为“老、破、旧”的棚户区的状况,2015 年临夏市委、市政府“以党建为引领、以规划为龙头、以文化为灵魂、以民生为导向”,依托地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规划和启动了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项目[15]。在保留原住居民、传统民居和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将空间改造与民生改善、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于 2016 年完成了对八坊十三巷的保护性更新改造。在组织建设方面,八坊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大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社区也成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开展相关工作,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化力量。街道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与创建的全过程,建立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社区部门共创、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工作。
       2.以标语、墙绘等语言符号构建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话语

       标语和墙绘等作为一种宣传性语言符号,体现的是一种话语构建与社会动员的逻辑。在八坊十三巷的多条街巷内,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相关政策内容的宣传标语和墙绘随处可见,这在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的作用。许多文化场所和宗教场所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内容以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放置宣传栏等的方式进行展示,使这些带有教育意义的概念化的语言和视觉符号进入当地群众与游客的视野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活动相联系,发挥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作用。
       3.以传统文化符号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
       以文化景观为载体进行符号生产与传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坊十三巷的旅游主干道旁设置了诸多反映历史文化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景观类设施,如以地方饮食文化元素为基础创作的盖碗茶铜塑,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景象的茶马互市主题铜塑,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北寺照壁,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的八坊十三巷全景砖雕图,等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物质载体。

       八坊十三巷内的建筑与街巷均以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装饰。如临夏砖雕在八坊十三巷内的道路、墙壁以及建筑装饰中非常突出,一幅幅精湛生动的砖雕纹样传达了临夏州民俗文化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民居建筑砖雕纹样中,也充满了中华文化中具有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动物形象和各类组合的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坊空间内最具历史感的砖雕——“北寺照壁”,上雕“墨龙三显”,左右两边分别为“丹凤朝阳”和“彩凤昭月”,寓意为“龙凤呈祥”[21]。在巷内砖雕装饰的具体纹样和内容中,既有“岁寒三友”等传统图样,也有描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场景的茶马互市图、丝绸之路黄金段图等,还有涉及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彩陶王图,以及展现地方风俗习惯与生活场景的擀毡图、制作牛肉面图,等等。
       八坊十三巷内的各类雕塑类文化景观及其符号装饰,形象地将八坊地区的历史文脉与内涵展现出来,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它们塑造了公共记忆与社会认同,成为凝聚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22]。这些充满文化符号象征意义的文化景观为大众认识多元文化、增强文化交流提供了切入点,为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
      (三) 表征性空间:建设社会空间
       表征性空间作为一种直接经历的、活生生的空间,强调对空间中象征物的使用,表现为对编码的解码,是一种社会性空间的体现。索亚则将之发展为联系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第三空间。表征性空间因为涉及不同主体的理解与行动,因而是活态的、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的使用空间[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强调使个体形成一种概念性的认知,更强调个体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形成自觉行动。表征性文旅空间是空间中的各类主体,特别是居民和游客直接体验的空间。这种亲历性既体现在不同主体对概念与象征符号的理解与运用的实践中,也涉及以空间实践中的活动为基础,在空间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的社会关系的生产。
       1.文化场馆的教育性实践
       文化场馆是景区内面向居民和游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重要主体。文化场馆内部包含多元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融入物质性的陈列物、可视化的文化展板、图文式的介绍栏等,借助视觉形象与内容传达着文化的意涵。这些由文字、图片、实物等元素构成的视觉形象使抽象的理念得以具象化,持续影响人们的观念、认知。文化场馆内与居民和游客直接互动的工作人员,他们如何使用和阐释这些符号,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
       文化场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载体,其实践形式主要依托实物的文化叙事功能,来开展“参观+讲解+体验”的教育活动,即依据主题历史、文化风俗的图文资料、陈列物开展讲解活动,以视听等教育方式使参访者直观了解与认识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发挥文化场馆情境体验式的教育功能。如泥塑、蛋雕等手工类技艺馆设置了体验区,使参访者能在亲身参与制作中感受传统手工技艺,实现文化互动。同时,一些场馆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发挥文化资本化的积极功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文化的市场化传播。
       工作人员也有意识地挖掘基于物的展现的各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与内涵,如盖碗茶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该馆基于物的教育实践的具体做法和理念:
       我们主要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在咱们这个产品上面,比如我们的碗子 (盖碗茶) 上就印有“文成公主进藏”“炳灵寺石窟”“民族团结”的这些内容与图样……以礼盒的这种 (商品形式) 进行售卖。……就它 (盖碗茶) 的原料而言,它有内蒙的菊花、青海的枸杞、宁夏的核桃仁和红枣、福建的桂圆、临夏的冰糖。像碗子有福建德化 (产) 的,有广东潮州 (产)的,有江西景德镇 (产) 的。我们拿这 (盖碗茶) 打个比方,盖碗茶里面的红枣、枸杞、冰糖、桂圆等等,把这几种原材料比喻成各个民族,那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融合,那就变成了一杯八宝茶
       在工作人员的阐释中,盖碗茶作为一种地方传统的日常饮食和中华文化内容,发挥了自身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盖碗茶原料来源的多元性反映出各民族、各地区联系与交往的历史与现实。就河州茗源盖碗茶产品的外观、包装来看,它更是融入了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与生活性,将民族团结、各民族共享的文化元素融入盖碗本身以及外包装设计中,使作为饮食文化符号的盖碗茶能够更好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2.街道和社区的教育性实践
       街道和社区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基层政府与自治单位,是开展相关教育实践的重要主体。八坊街道和社区主要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服务出发,动员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与创建的文明实践和教育活动,以增强民众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在宣传教育形式方面,除针对辖区内的居民、宗教场所成员等广泛开展日常性、常态化宣传教育工作,也依托固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以及各类节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向群众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通过组织化和制度化的力量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工作。
“能够表达团结感的最好方式便是一同参与象征性活动”[23] 71,可感知的特定仪式与典型活动的教育性实践,能够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思想立场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教育性的目标[24]。街道和社区通过在传统节日组织邻里活动,基于节日中象征性的仪式与互动,增强了民众的团结感。
       我们街道会开展很多活动 (来) 促进民族团结。端午节来了,我们街道组织社区购买包粽子的材料,邀请辖区内各民族人民一起动手包粽子、过端午节,(这) 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
       八坊街道在端午节组织辖区居民开展“‘粽’情端午,幸福来‘邻’”主题活动,让社区居民围绕中华民族共享的端午文化符号,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将传统节日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邻里交流、民族交融,增强了各民族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在公共服务和行为引导方面,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动员居民广泛参与文明社区和景区的建设。例如组织志愿者宣传旅游行为文明公约、八坊十三巷居民公约等,引导居民、游客自觉实践健康旅游、文明旅游。
       3.企业主导的教育性实践
       更新后的景区最初由八坊街道办事处经营管理,后来为提升运营效能,转由地方政府控股的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负责包括景区场馆维护服务、游览景区管理服务、群众文体活动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为更好地发挥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积极与临夏市团委、教育机构等部门联合,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以创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契机,突出未成年人的爱国团结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研学、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和体验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依托枫临城市书屋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结合相关纪念日和节日,举办“学雷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月宣传”等活动,加强市民游客的文化自信,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八坊十三巷景区也入选为临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宗教场所的教育性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5] 从八坊十三巷内宗教场所的主体行动来看,它对于文化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主要体现在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与时代进步的内容,把宗教教义的内容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联系,使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实践中,清真寺在寺内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的经文解读内容以标语的形式张贴宣传;每周五都会传达党的政策方针与相关会议的精神,传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以及相关的时事政治等内容。
       目前,八坊十三巷中位于旅游主线路旁的三座清真寺作为景区的景点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这使游客在观赏古典式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多了一个了解当地文化生活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将清真寺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八坊十三巷为各民族群众进一步了解彼此,促进其交往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良性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各民族的团结。八坊十三巷内的宗教场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新时代宗教教义教规阐释”[26],这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生动实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信教群众的日常宗教活动中,使群众能够从日常生活实践出发,推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落实机制。
       5.民众与游客的体验与评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强调让每个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从个体层面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要把这种意识变成每个人生活中自觉的生命模式,变成每个人行动的实践取向,变成每个人表达的话语意识。”[27] 因此,文旅空间的空间实践和空间表象也需要得到包括民众和游客在内的广大人民的认可,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对生活在老街的当地人与游客的主观感受和行为的调研发现:八坊十三巷在设施改造、古民居原型保留、文化 (性) 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居民普遍认为,基础设施的更新给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提升了老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因而他们的满意度相对较高;游客则认为景观有复古感,在与居民的互动中能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民族风情,他们对公共环境和设施改造、古民居原型的保留也都有较高的满意度,但认为在将手工艺品向文化旅游体验产品转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着商铺“旺季开门、淡季关门”的运营模式。旺季主要出现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临夏牡丹节。旺季和淡季的经济收益差异明显,整体而言景区的经济利润不理想。但本文认为,由于这里保留了老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脉络得到延续。街区改造在适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关注社会效益和活态文化的保存,因此在整体上有利于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巩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五、总结与讨论
       八坊十三巷的文旅空间建设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和实践路径,也为多民族地区的空间更新改造和旅游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第一,以文旅空间为载体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三元空间辩证法”的视角分析,文旅空间的建设并非物质空间改造的单一进程,而是一个物质空间改造、精神空间塑造以及社会空间建设的互动循环过程。八坊十三巷的实践案例显示,该街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是其进行文旅空间生产的基础,该空间多元文化与中华文化符号的互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教育资源。具体来看,这一文旅空间的生产是党政领导部门、规划和建设等技术部门、市场部门、社会部门以及居民、游客等不同主体共同行动实践的结果。物质性空间的生产为“有形”的社会教育实践提供了物质化空间载体,而物理空间的建设实践离不开党政领导部门以及规划等技术部门所制定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空间功能、组织制度等的影响,即离不开精神空间中意识形态、规划权力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支配;而附着于物理空间的文化符号及其意义体系,通过旅游活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加强了人们的体验性的感知和思想上的认知,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至“有感”,并通过与人们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进一步推动人们自觉的行动实践而实现“有效”。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意识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个体能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类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的生产是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落实落细。
       第二,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提升多民族地区文旅社区空间的教育效应。
       在推进文旅空间生产的过程中,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真正提升多民族地区文旅社区空间的教育效应,这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要注意“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28] 592。八坊十三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空间更新改造并非只着眼于经济效益,还着眼于在传统文化空间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中改善民生。在发展原则上,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以及民生改善的发展政策、建设原则以及管理制度,将文化的活态保护利用与致力于民生的改善紧密结合,从而使八坊十三巷这一衰败的“城中村”被建设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区,探索出在文化、旅游和社区共生融合的社会空间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有效路径,显示了文旅空间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空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集体记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过程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三,以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促进文旅空间教育实践的生活化、社区化和社会化。文旅空间是多元文化符号汇集的符号域,各类实体性建筑、景观和文化场馆是呈现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特定政治体系所要求的公民政治文化,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29]。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八坊十三巷大量新建的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打卡地,推动了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在内的多元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促进了地方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丰富了面向居民和游客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品质,推动了文旅空间教育实践的生活化、社区化与社会化。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在提质增效、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增进了居民与游客以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促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0]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文旅空间中广泛开展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强化了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和文化的阐释与传播,对于增强民众的心理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深入挖掘、阐释、传播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元素,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理念是抽象的,但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与方式是具体的。基于文化符号的象征性、物质性与教化性,围绕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是具象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方式。这些元素和意义依托于自然山水[31],节庆[32],国旗国徽国歌,建筑空间等象征物、标志物的存在,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历史的见证物,是使个体产生共鸣的实在物,是增强国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强化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加强其意义的挖掘、阐释、传播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参与,也需要各类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八坊十三巷的空间生产汇集了反映地方历史和国家发展的共享的文化符号资源,从而有效推动了以文化场馆为教育空间,以场域内文化景观为载体,以宣传教育、情境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式凝聚人心的教育实践,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民族团结。
       综上所论,文旅空间作为中华文化符号汇集的符号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八坊十三巷的案例显示,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文旅空间生产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平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提升了多民族地区文旅空间的教育效应,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促进了文旅空间教育实践的生活化、社区化和社会化,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与此同时,在充分发挥文旅空间积极功能的同时,应警惕文旅空间符号表象化的现象,关注文化符号和教育活动的功能异化的问题。将旅游活动的“前台”体验转化为对“后台”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的理解,避免“无深度的文化”认知,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以多感官的影响介入,营造可观、可触、可感的文化氛围,通过多模态的传播方式,不断深化居民与游客对文旅空间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符号意义的深层次理解。新时代,文旅空间应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承担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使命[25]。在具体实践中,应创造性地传播与传承中华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旅空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日] 大桥薰.现代教育的病理 [C]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N] .人民日报,2022-03-06(1)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三部门联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EB/OL] .(2022-06-27)[2023-03-25] . 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206/1157735.shtml.
[4] 海路,李祎晨.论民族教育研究的空间结构——基于费孝通的学术研究路径[J].西北民族研究,2022(4) .
[5] 马忠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互嵌结构及其整合逻辑 [J] .西北民族研究,2021(4) .
[6] 李燕琴,张良泉.价值共振-共创-共生:以旅游业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J] .旅游学刊,2022(12) .
[7][法]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 [M] .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8]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10][美] 爱德华·索亚 . 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 [M] . 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1][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 严庆,于欣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空间整合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21(3).
[13] 王平.临夏八坊:一个传统与现代回族社区的建构 [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14] 马东平.传统与嬗变——河州八坊回族人的生活世界 [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15] 罗赟鹏,张陇堂 . 临夏八坊十三巷:“城中村”变身文旅新地标 [N] . 中国旅游报,2022-03-22(7) .
[16] 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费孝通与甘肃 [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4.
[17] 王希隆,明占秀 .民族老街文化评估与整体性保护研究——以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为例 [J] .民族论坛,2019(3) .
[18]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蝶变文旅新地标 [EB/OL].(2022-10-01)[2023-05-13]. https://www.lxs.gov.cn/lxs/zwgk/zjdbmxx/bm/lxswtgdhlyj/ggwhfw/art/2022/art_02386716bfe844edb5423cf74cef7326.html.
[19] 首批5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布 [EB/OL] . (2022-01-31)[2023-05-13] . 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cfg/zcjd/202203/t20220328_932120.html.
[20] 关于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 [EB/OL] . (2022-07-18)
[2023-05-13] . 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cyfz/202207/t20220718_934728.html.
[21] 甘肃省文物局 . 临夏北寺照壁 [EB/OL] . (2018-01-03)[2022-11-14] . http://wwj.gansu.gov.cn/wwj/c105528/201801/5c061ac9a1604191b1d0e55e6ac5ec0f.shtml.
[22] 麻国庆.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J] .西北民族研究,2022(1) .
[23][美] 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 [M] .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4] 焦成举.浅析思想政治象征教育方法 [J] .思想教育研究,2016(8) .
[2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22-10-26(1) .
[26] 吉宏忠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宗教教义教规阐释 [N] . 人民政协报,2023-03-10(14) .
[27] 王鉴,刘莹 .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 [J] .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2(5) .
[28] 习近平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C]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9] 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 [J] .江苏社会科学,2008(1) .
[30] 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N] .人民日报,2014-10-10(1) .
[31] 袁剑.重释“山水”——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享符号 [J] .西北民族研究,2022(2) .
[32] 孟凡行,傅国群.国庆视觉形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 .文化遗产,2022(5) .

 

注释:

① 本文所使用的“文旅空间”概念是指文化旅游空间,是基于社区更新来促进地方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空间,是包括政府、企业、居民和游客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场域。
②“八坊十三巷”是八个教坊和其中的十三条巷的统称。历史上“八坊”的名称有多种来源,如元明以后因有八个教坊而被称为“八坊”,因该地由“八房”马姓人家开创而得名,因地处甘肃、宁夏、青海三省交界以及先民来自各方各地而被称为“八方”。
③ 2022年7月八坊街道办事处提供的统计数据。
④ 这条走廊北起祁连山,沿着甘青两省之间的边界,南下四川,接于横断山脉的六江流域。
⑤常用的传统植物纹样如牡丹、莲花、梅花、菊花、松柏、葡萄、石榴等,动物纹样如蝴蝶、蝙蝠、喜鹊、鸳鸯等,装饰纹样如卷草纹、祥云纹、花卉纹、几何纹、无字纹、如意纹、二方连续纹、四方连续纹等。
⑥始建于乾隆六年 (1741 年),位于北寺大门外,正对寺门。长 12.3 米,高 6.6 米,厚 0.8~1.0米。
⑦被访者D,男,盖碗茶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访谈地点为盖碗茶博览园,访谈时间为2022年7月2日。
⑧被访者M,女,八坊街道工作人员。访谈地点为八坊街道,访谈时间为2022年6月27日。
⑨ 分别是小南巷的西寺、大南巷的大祈寺、王寺巷的老王寺。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数字化知识管理的社会
学理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编号:GRSJYGG005),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
目“道中华”专项课题 (编号:GRSDZH202308) 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 2023-05-15
[作者简介] 良警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1
韩凤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 (通讯作者)。北京 100081

 

西北民族研究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2023年第5期(总第122期) 2023.No.5(Total No.122)
2024年4月26日 14:2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