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

网站首页    首都红色文化建设研究    社会科学理论前沿阅读书单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纲领,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在书中,吉登斯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契领式的总结,论述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本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打破了以往的二元方法论,确立了“结构二重性”理论。一方面,社会结构本身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应当受制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1938年出生于英国,是二战后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于1959年毕业于赫尔大学,主修心理学与社会学,后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学硕士学位,并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于莱斯特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后被聘为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以及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试图以结构化理论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形成他的的风险社会理论。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并提出了“超越左与右”的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对英国乃至直接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被封为“终身贵族”。
       成书经历
       20世纪60年代,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被美国社会学所主宰,帕森斯的大一统理论似乎成为了社会学界的正统共识。直到70年代左右,这一正统共识明显产生了裂痕,再次强调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反思性,但社会学长期以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视角依旧存在,一面是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认为社会整体相对于其个体的组成部分而言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面则是各种形式的解释社会学,强调主体主义,认为主体性应当成为社会科学的根基,在主体经验范围之外是与之相疏离的物质世界,具有首要地位的行动与意义。因此,存在于学界长期以来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与能动的二元对立、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依旧根深蒂固,吉登斯对这种二元对立的倾向进行批判,并希望通过“结构二重性”的概念来替代“二元论”。
读书笔记
       第一章:结构化理论要点
       吉登斯在这一章中首先讲述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两个分野,即个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个体主义主要侧重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性,而客体主义则侧重于社会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在社会学理论中,个体主义和客体主义的分野称为“二元对立”。

       针对结构和行动的对立,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的对象。吉登斯从人类的社会实践出发去考察行动与结构及其关系,把行动和结构视为人类活动的两个侧面。人类的社会实践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而且是人的行动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中介,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又改变这结构。这就是结构的二重性。

       而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行动者的创造与再创造,行动者能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性监控,但行动者无法了解所有事情,因此后出现意外性后果,这个意外性后果能构成后续行动的条件。

       1、行动者与能动作用

       吉登斯认为,行动是一种过程,它包含这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与动机激发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有意图的行动。行动的反思性监控是指行动者对自己的行动有着一种理论化的认知。行动的理性化按照吉登斯的说法则是测定测定行动者日常行为能力的主要标准。[]最后,行动的动力,则是对一种行动的规划。

       吉登斯在这里强调了实践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结构主义与其他类型的客体主义思潮都缺少对人的能动性的思考。他在这里用话语意识、实践意识与无意识认知来取代自我、本我、超我类型的精神分析。他认为能动性就是有意图的行动并对行动本身进行反思性监控,即首先去有目的地做某事。当然有些时候行动的后果并不与行动的后果一致,吉登斯认为这很正常,他认为行动既具有能动性,也具有偶然性,而意外性后果往往能称为下一次行动的现实基础。

       2、能动作用与权力

       这一节吉登斯探讨了行动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吉登斯是通过论述结构的二重性来探讨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吉登斯提出,行动者能对约束他们的结构发挥能动作用,即对他们所生活的结构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世界对他们的干预,能够影响某个事件的特定过程。这也就假定了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实施一系列有着因果关系的权力。吉登斯的这一观点拓宽了原有的对权力关系的分析,打破了以往学者对权力的认识——即权力只是上级对下级单方面的压迫,不存在下级的制衡能力。

       3、结构与结构化

       在这一节中探讨的是结构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结构,系统和结构二重性。

吉登斯首先描述了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的结构观。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是类似于某种建筑物的构架,从而对于主体的创造产生某种约束;结构主义者则认为不应当只关注外在的模式,应对关注其内部超越时空限制的规则符号。

       吉登斯认为,结构不是实体性存在的,而是社会系统的属性。他把结构视为资源和规则,因此需要解释规则的概念,他从五个角度来论述规则的概念:1.规则是可争议的;2.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规则是一种集合形式;3.不能脱离资源概况规则;4.规则与实践紧密交织在一起;5.规则与意义、约束联系在一起。

       4、结构的二重性

       这一章节,吉登斯重点探讨了结构二重性。他认为,结构二重性始终是社会再生产跨越时空的连续性的主要根基。反过来,它又是行动者身处并构成日常社会活动延绵的反思性监控过程的前提。实践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么外在之物,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中。不应将结构等同于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也就是说社会结构既是被人类行为建构起来的,而且同时更恰恰是这一建构的媒介,即结构二重性。

       5、制度的各种形式

       在这一节中,吉登斯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和确定的地点中,当规则和资源被再生产的时候,就可以说制度存在于一个社会之中。吉登斯提出的制度秩序的分类体系,为了拒斥实体主义者的经济、政治及其他制度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于假定这些不同的秩序有着具体的制度分化。

       6、时间、身体与日常接触

       在第六节中,吉登斯关注的是人们如何借助社会关系来跨越时空的制约,超越个体在场的局限性。他认为从结构二重性理论来看,日常生活具有一种延续性,制度则超越了个体,具有一种可逆性,二者介入彼此,共同影响着个体的身体。所有的社会系统,都体现着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的惯例,承担着个体活动中介的职能,这些惯例同时也体现着社会系统。
       第二章:意识、自我与日常社会接触
       吉登斯在这一章节讨论了意识、无意识和日常生活的构成。他认为在社会活动的具体情境中,人类行动者的反思能力始终贯穿于日常行为流中,这种反思性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于话语层次。同时他还认为行动者对自己行动的认知能力,止于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指的是行动者在行动中无需言明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1]吉登斯在在本书中重点考察其意涵,将其与意识和无意识区分,并努力将其与例行化联系起来。

       吉登斯接着提出惯例等概念,他认为惯例是日常生活的一项基本要素。他同时认为“日常”这个词所涵盖的是社会生活经由时空延展时所具有的例行化特征——即各种活动日复一日地以相似方法进行。而例行化也是维持日常生活本体性安全的关键。

       吉登斯随后将对无意识的探讨与戈夫曼有关共同在场的分析联系在一起。但他也提出戈夫曼的研究缺乏对动机的论述,吉登斯则试图联系例行化和无意识来分析动机。

       吉登斯在最后一节里讨论了在社会接触中,行动者对身体的定位过程——他认为每一个个体既定位于日常生活流中,又定位于他的整个寿命中,还定位于社会制度的结构化过程中。
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于1984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该书以结构化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结构与个人行为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现代社会的组成、运作和变迁。

       研究背景:

       1. 社会变迁与结构化理论:20世纪后期,社会学领域出现了诸多理论派别。吉登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结构化理论,试图解决结构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对社会变迁的研究中。

       2. 社会理论的重构:吉登斯认为,传统的社会理论存在着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二元对立,未能很好地解释现代社会的复杂现象。他试图通过结构化理论来重构社会理论,强调结构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构成和变迁。

       3. 现代性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社会有着显著的不同,现代性的特征在于时间空间的解耦、社会实践的反身性和制度化的风险管理等。他希望通过结构化理论揭示现代性所带来的社会关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对结构与主体关系的理论思考:结构化理论通过强调结构与主体的相互依存性,超越了传统结构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二元对立。吉登斯认为,结构不仅限制了个人的行为选择,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行动的资源和意义。他试图通过该书系统地论述结构与主体关系的理论问题,并为进一步的社会研究提供基础。

       总之,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的研究背景是基于对社会变迁、现代性以及结构与主体关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理论思考。该书的出版对于现代社会学的发展和理论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
       吉登斯在该书中追寻以下几项研究目的:

       1. 超越传统结构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二元对立:传统的社会理论常常将结构与个体作为相互独立的因素考虑,吉登斯的研究目标是超越这种二元对立,重新审视结构与个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现象的影响。

       2. 解释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包括时间空间解耦、社会实践的反身性和制度化的风险管理等特征。他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结构化理论,揭示现代性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并解释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3. 深入理解结构与主体关系:吉登斯关注结构与主体关系的互动。他认为,结构既限制了个人的行为选择,也为个人提供了行动的资源和意义。他希望通过研究,深入理解结构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的行动和变化。

       4. 为社会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吉登斯的研究目标是在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为社会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他试图通过该书系统地阐述结构化理论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思想,为进一步的社会研究和理论建构提供基础和启示。
       研究问题
       行动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学科长久以来最为关切的问题,因此一直就有着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的对立,于是吉登斯创立了结构化理论去消弭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重新阐释个人与社会、行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力图从本体论的角度实现行动与结构之间的统一。
       研究对象

       结构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
       研究理论
       吉登斯对旧有学者的理论的不足进行了批判的同时,也汲取了不同学者的理论作为自己结构化理论的基础:首先他对于行动和行动者的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时,吸收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并将之改造,也吸收了埃里克松的关于婴儿人格的形成的分析,对人的行动的三个层次进行论述;此外,戈夫曼的相关理论成为了吉登斯重要的理论源泉,充分挖掘戈夫曼著作体系中系统性,比如戈夫曼对于日常接触中的共同在场、例行化、身体定位的相关分析;以及批判性地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时间时间哲学以及赫格斯特兰德的时间地理学,将社会互动拓展至更大范围内的时空的衍生;此外,吉登斯也吸收了马克思的相关社会理论,他深受马克思的影响,试图通过马克思的观念阐明人类如何在受制约的情况下创造出历史,从而说明结构的促动性,不过吉登斯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也有所误读,他反对马克思所谓的“经济决定论”分析社会的进化,强调了权威性资源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否认了人类社会变迁存在的根本动力和一般趋势。
       基本观点
       基本立场

       (一)【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是指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通过结构化理论就将行动和结构的二元转化为结构二重性。

       结构二重性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进一步理解:①结构既是行动的中介,也是行动的产物。②结构并不外在于个人,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③结构既有客观约束性——结构制约行动,结构也有主观促动性——行动生成结构。

       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套既定现象,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着一种二重性。在结构二重性观点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循环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结构并不“外在于”个人: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

       (二)【行动】

       吉登斯分析了行动者以及能动作用,他认为行动者是一个人格体系,他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体系进行改造,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用基本安全系统、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进行替代,强调了其中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的作用,认为这是行动者自主性的标志;认为许多行动背后的基本力量是无意识动机的一连串过程,以求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得到信任感,无意识动机便是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本体性安全感;本体性安全是指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接受了埃里克松有关婴儿人格形成的分析,划分出三种顺次产生的对立,第一对是基本信任与基本怀疑,第二阶段是自主与羞耻,第三阶段是进取心与罪疚感的两极对立,这三个阶段逐渐实现自主的进程,可以理解为奠定对行为的反思性监控能力的基础。行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行动视作一种不间断的行动流,一个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

行动并不是一些行为的组合,只有在我们对已经历过的经验的绵延给予话语层次上的关注的时刻,所谓的“行为”方得以构成。

       2.行动共有三个层次:

       ①行动的动机激发:动机指的则是激发这一行动的需要,它所指涉的是行动的潜在可能。

       ②行动的理性化:指作为过程的“意向性”,行动者对自身活动保持“理论性的理解”。

       ③行动的反思性监控:反思性监控是日常行动的惯有特性,不仅涉及个体自身的行为,还涉及他人的行为。行动者不仅始终监控着自己的活动流,还期望他人也如此监控着自身,还监控着所进入情境的社会特性与物理特性。

       3.分析行动层次之后的意识层次:

       ①实践意识: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须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行动者并不能给出这些意识直接的话语表达。

       ②话语意识:有能力将事情转化为言语。

       ③无意识:个体无法产生直觉的意识。

       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都没有什么固定的区分,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在于什么是可以被言说的,什么又是只管去做的。无意识与话语意识之间则存在鸿沟,存在着主要以压抑为核心的障碍。

       4.行动的意外后果:

表明日常生活中的绵延固然是作为意图行动流发生的,这些行动还产生了意外后果,这些意外后果可以系统地反馈回来,成为下一步行动未被认识到的条件。对意外后果影响的分析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由某一触发情境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的累积,若没有这一情境,或许就不会有这些事件累积而成的结果。

       ②不是由单个事件引发的意外后果,而是由一系列个体活动复合而成的模式,被看作由有意图的行为一步步的过程累积而成的意外后果。

       ③对制度化实践的再生产机制的兴趣,行动的意外后果构成了后续行动的被认识到的条件。

       4.能动作用和权力

       要成为行动者,就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一系列的具有因果效力的权力,个体改变事态或者事件进程的能力就奠定了行动,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这种改变的能力,就不再成为行动者。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同时在社会系统里的权力具有与一定的时空连续性。

       (三)【时间、例行化和区域、场所化】

       分析完行动者的心理特性,探讨了发生在各种共同在场情境中的互动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与社会系统更为广泛的维度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互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情境定位问题。引入了经过改造的时空观念,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时间哲学和赫格斯特兰德的时空地理学,将行动者的互动与时空联系起来,并引入了例行化和区域化两个概念,说明这种社会整合是如何进行的。

时间地理学将日常生活的例行化特征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可以将个体运动的典型模式视作数日内或者更长时空跨度中重复的例行活动。区域化赋予行动者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促使了例行化行动的维持,例行化行动在时空上的维持保证了制度的延续。行动的例行化和区域化维持了行动者的本体论安全感和制度。

       1.时间:

       日常生活的事件和例行活动在时间中的流动都不是单向的。在日常生活连续性中组织起来的实践活动,是结构二重性的主要实质形式,可逆的制度时间既是它的条件,又是它的结果。

无论时间“本身”是否可逆,日常生活的事件和例行活动在时间中的流动都不是单向的。“社会再生产”“循环反复”等等用语,展示了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展示了以不断逝去(但又持续不断地流转回来)的季节时日的交错结合为基础而形成的例行惯例。

       2.例行化:

       依习惯而为的活动日复一日地以相似的方式进行,它是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要素。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日常活动中的某些心理机制维持着某种信任或本体性安全。行动者在沿着日常生活路径前进的同时,还保持着人格的连续性,社会制度只有在它的持续再生产中才成其为社会制度。

       3.场所:

场所是指利用空间来为互动提供各种场景,而互动的场景又是限定互动的情境性的重要因素。场所的典型特征是它们一般在内部实行区域化。

       4.区域化:

       不但指空间的局部化,而且涉及了与各种例行化的社会实践发生关系的时空的分区。区域化方式的分类框架:①形式:来指确定区域的边界的形式——在绝大多数的场所中,分隔不同区域的边界往往具有物理标志或者符号标志。②时间延续和空间跨度:区域化可能包含着在时间跨度或空间范围上千差万别的分区。③特性:指的是场所的时空组织以何种方式被安排在更加广泛的社会系统之中。
       (四)【结构】

       1.结构的含义

       理解1:结构=规则+资源。

       规则:可以分为构成性的和管制性的,人们对于社会规则的自觉意识恰恰是认知能力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实践性知识,提供的是一系列不确定的社会情境作出反应和施加影响的一般化能力;对于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规则类型,是与制度化实践再生产紧密交织的。

       资源:分为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是对于各种物质现象和行动者产生控制的各类“转换能力”;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行为在社会再生产中具体体现的例行要素。

       理解2:结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们以“系统性”的形式。

       理解3:结构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体现为一种社会系统的“虚拟秩序”。规则和资源(结构)根植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条件和结果。

       结构是转换性关系的某种“虚拟秩序”,是指社会系统作为被在生产出来的社会实践,并不具有什么“结构”,只是体现着“结构性特征”,作为时空在场的结构只是具体落实于这类实践,并作为记忆痕迹,导引着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的行为。

       2.结构具有约束性和使动性

       结构既具有约束性也具有使动性:约束性有三个方面——物质性约束是指源于物质世界特性及身体生理特性的约束;负面制约是指源于某些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惩罚性反应的约束;结构性约束是指源于行动的情境性,即结构性特征相对于处在具体情境中的行动者而言的“既定”性的约束。

       关于约束性和使动性还需要加上两个限定条件:①约束的内涵会随历史条件而变化,人的行动的具体情境性所产生的促动性特征也是如此,不仅取决于活动的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还取决于行动者对这些环境所拥有的认知能力的具体形式。②物化话语指的是社会现象相对个体行动者而言的“事实性”,而不考虑这些现象是如何通过人的能动作用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

       3.结构性特征

       ①结构性特征:跨越时空的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征。

       ②结构性原则:社会性总体的组织过程的原则。在社会总体再生产中包含的最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特征。

       ③结构丛:结构性特征聚集成为“规则—资源”系列。探讨的则是各种转换和中介关系,即系统再生产各种可观察到的状况之下潜在的“切换开关”。

       4.系统

       系统是指时空跨度中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社会实践。

       5.制度

       在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的社会实践被赋予“结构化特征”就成为系统,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在时空得到最大的延伸就是制度。因此,社会总体再生产中包含的最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特征称为结构性原则。至于在这些总体中时空伸延程度最大的那些实践活动,则可称为制度。

       四类制度:经济制度——以配置性资源为主;政治制度——以权威性资源为主;法律制度——以规范性规则为主;符号秩序——以解释性规则为主。这四种制度并非是独立的实体的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的。

       (五)【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

       吉登斯排斥“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的区分,认为它没有太大的用处。重新理解“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对立——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如何在结构上融入具有广泛时空伸延的系统,即关注这类系统如何在大规模的时空范围中伸展开来。这些现象正是结构化理论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更好处理这些现象的办法,是把它们看做涉及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之间的关系。

       1.社会整合:是指共同在场情境下行动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即面对面互动层次上的系统性。社会整合可以实现微观的个人行动框架中的循环往复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共同在场情境下的行动者的交互关系。

       2.系统整合:是指跨越广泛时空范围的不同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是与那些在时间或空间上身体不在场的人之间的关联。系统整合可以实现宏观的社会结构框架中的循环往复的再生产:系统再生产——跨越一定时空范围的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系统整合的机制是以社会整合的机制为前提的。

       社会理论中的根本问题是秩序问题,是要说清楚人们如何可以借助社会关系跨越时空的“伸延”,超越个体“在场”的局限性。

       (六)【社会系统】

       吉登斯认为人类社会既不是个人的逻辑性堆砌,也不具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实体性结构,而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上的行动与结构二重化产物,而且体现为由结构组织起来的、跨越特定时空的模式化关系网络。

       社会是以其所嵌入的一系列其他系统性关系为背景,从中“凸显”而出的社会系统。它们之所以能够凸显出来,是因为确定的结构性原则推动产生了跨越时空并且可以明确限定的全局性“制度聚合”。

社会系统是作为规律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得以组织起来,在时空中的日常接触里得以维续的。共同在场的概念说明面对面互动的个体行动者和结构的相互交织;情境定位则说明了行动者内化了结构、结构制约着行动者,行动者将自己明确定位于时空、物理环境和结构之中。

       社会性总体只能建立在沿时空边缘分布的跨社会系统的情境中。跨社会系统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它的特点是包含了不同类型社会之间的各种关联形式。这种多重复合的系统既可能完全“内在于”社会,又可能跨越社会的“内部”与“外部”,在社会性总体与跨社会系统之间可能形成多种形态的关联。时空边缘指的是构成跨社会系统的不同社会类型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和权力差别。

       (七)【社会类型】

       结构性原则是社会总体最为一般的结构特性,是社会系统的最根本的组织原则,因而也是社会类型划分的尺度。社会系统束集“时空”,并且整合在场和缺场,并且导致了跨越一定时空的社会制度体系的形成。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种社会类型以及四种跨社会系统。

       吉登斯从社会的构成的理论角度出发,在历史比较研究的资料上考察古今中外的诸多人类社会体系的构成状况,并将其分为:

       ①部落社会——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的混融,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性原则的运作中轴将传统与亲属关系联系在一起,将自身嵌入时间和空间。

       ②阶级分化社会——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的分化,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性原则的中轴是将城市地区和它的乡村内地联系起来。

       ③阶级社会——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的分化,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社会的国家与经济制度在维持相互关联的同时,发生了彼此脱嵌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这种社会特有的结构性原则。监控成为推动系统整合脱离社会整合的一种关键机制;条文化的行政管理程序渗透进日常生活,在这种影响下,传统的实践活动趋于消散;构成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场景的场所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某种制造出来的或者说“人造”的环境疯狂扩张,取代了旧有的城乡关系。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部落社会和阶级分化社会)中,权威性资源在社会总体性整合中都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政治制度在社会制度聚合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配置性资源在社会总体性整合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社会制度聚合中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四种跨社会系统为:“前历史”体系和零散体系、帝国世界体系、早期资本主义化界经济体系、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八)【社会变迁】

       1.对过去进化论观点的解构:

       吉登斯批判了大多数的社会变迁理论是人类社会进化论中典型的历史决定论,蕴含了人类社会中结构性决定机制的基本假定,批判了进化论是许多“内生”或展开的变迁模式的例证。

       “我们至此提出的观点是,有关国家“起源”的各种理论往往具有许多缺陷,之所以如此,一般是因为从内生模式和/或进化模式角度出发来描述片断特征,也是不能在跨社会系统的情境中考察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结果。但除此之外还要加上一点,即这些理论忽视了“世界时间”的影响。”

       吉登斯批判认为社会科学中的“进化理论”需要具有独特的含义:①假定进化与生物进化之间存在某些概念上的联系;②社会进化论必须说明变迁的机制是什么,而不仅仅限于某种已经确立的标准;③必须应该指明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相继出现的阶段;④确立一种社会社会变迁的机制,并不应该将这种机制视作唯一发挥作用的机制,而是视作占支配地位的机制。而且吉登斯认为调适的观念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调适的概念,进化论则没有说服力。

       指出了社会科学中使用进化论思想招致的四种危险:①单线压缩是指进化论思想家往往将普遍进化压缩为特殊进化;②对应压缩是指想象社会进化的各个阶段和个体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③规范错觉是指将优势力量等同于进化等级中道德上的优越性;④时间歪曲是指进化论思想将往往认定历史被撰写为社会的变迁,而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又成了另一回事。

       最后,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代表的进化论进行了分析,他对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历史进化观念保持一种怀疑态度,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是一种生产力的化约论,马克思的进化论也会暴露出单线压缩和实践歪曲的局限。

       2.提出了自己的进化论观点

       吉登斯认为对于进化论或者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存在的缺陷并没有办法弥补它们,因为人类历史没有一种进化论的形貌,指出可以通过结构性原则、时空边缘、跨社会系统、片段特征、世界时间这几个概念去分析了社会变迁。此外,许多社会进化理论忽视了反思性活动对于人类变迁的巨大影响,基于对于人的反思性活动,各种环境条件以及权威性资源等因素在人类社会变迁中作用和地位的理解,吉登斯否认人类社会变迁的随机性和断裂性;并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社会的整合和系统的整合的综合发展,因此很难找到人类进化的基本单位。人类社会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处在一定的跨社会系统之中,与其他社会体系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的联系,社会变迁史各种环境因素和行为或者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社会在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的作用下,人类社会变迁是一个随机性的过程。

       “我们无法提出一种单一绝对的机制来说明社会变迁;没有什么钥匙可以解开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奥秘,也不能将这些奥秘简化为一种单一的程式,哪怕是用这种方式来分析两种不同的社会类型之间的重大转变。”

       3.从权力的角度分析了变迁:

       权力是以支配结构的再生产为场所和渠道产生出来的,构成支配结构的资源主要有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变迁都起到作用,而大多数的变迁理论都偏重配置性资源的作用,但是权威性资源恰恰是配置性资源得以发展的前提,任何社会中配置性资源的生产都会受到技术水平的直接制约,它们的集中水平却在根本上要依赖于能创造出权威性资源的那些要素。

       (九)【行动分析和制度分析】

       吉登斯认为依据结构化理论的观点,可以在社会学的研究中采用两类方法论置括:一类是行动分析,另一类是制度分析。

       在制度分析中,结构性特征被视作是社会系统周而复始再生产出来的特征,是指暂时悬置行为者的技能和自觉意识,集中考察作为反复不断地再生产出来的规则和资源的制度。行动分析关注的焦点是行动者在构成社会关系时,以哪些方式利用结构性特征,并意味着要赋予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以优先地位,并注重分析行动者在明确的情境情境边界内所采取的策略控制,暂时悬置对在社会层面上不断再生产出来的制度的分析。
作品赏析
       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
       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提出的结构化理论成为了他的方法论,诸多概念也成为指导吉登斯后续研究的基础:

       1985年发表的《民族一国家与暴力》基于《社会的构成》中有关社会转型的理论,论述了人类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形式和后果,来阐明塑造现代社会的力量;从反思性监控、组织化和制度化、地域性和空间范围以及表意象征和法律道德等方面开展对各种国家形态的历史性分析,按照社会结构化的方法研究国家。

       在《现代性的后果》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吉登斯认为目前人类并没有超越现代性,我们只是处于一种晚期现代性之中。对现代性的分析之中,发现反思性、时空分离以及脱域共同构成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使得现代性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之中分离出来,现代性的基本维度也由此形成——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军事力量。并且论述了现代性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主要揭示个体意识或人们心理结构的变化,从社会结构转型研究进入到个体心理结构变化研究,是吉登斯社会结构化理论原则与方法展开的必然结果。

       1998年出版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论述的第三条道路的政治模式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以及现代性思想与现实接轨的成果,将结构化理论运用于高度现代性社会的分析成果,认为结构的二重性消解了世界与民族国家、国家与社会、集体与个人等之间的二元对峙,要在古典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和新自由主义政治之间作出超越,找到第三条路的政治选择。
       作品的评价与应用
       吉登斯的结构化社会理论是解决社会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的一次成功尝试,将二元论重新构建成为一种二重性。他从实践出发考察了行动与结构的关系,并引入了相关的概念,分析社会系统如何能“束集”时间与空间,包容并整合在场与不在场。通过结构化理论来重新审视社会的构成以及社会的变迁,实现当代西方社会历史观的重建;并确立了结构化的方法论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民族国家、现代性等的的研究,形成他的风险社会理论等。

2024年4月27日 14:0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