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崛起》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解释了今日重塑世界的两股强大但相互冲突的潮流:全球化与认同。资讯科技的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的再结构已經引动了网络社会,并带来了策略,除经济行为的全球化、工作的弹性化与不稳定,以及真实的虚拟文化。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转化与国家主义的消亡而來的,是集体认同的表达以火力十足的方式窜起。它们挑战了全球化中的文化单一性以及对于生活、环境的控制。曼纽尔·卡斯特在本书中描绘了社会运动的根源、目标以及效果,包括了诸如女性主义与环境主义,这些试图在最基本的面向上转化人类关系的主动性的社會运动;以及奉神、国家、种族、家庭或地方之名而推行防御工事的反应性的社会运动。
作者认为,在科技一经济势力与转化性的社会运动,这两者藉由媒体的新生力量來造势並进行混合与矛盾的攻势下,这个世界既有的分类模式已经饱受威胁。作者认为,处于这些对立的潮流的夹缝中,国族国家出现问题,政治民王的概念。
作者简介
曼纽尔·卡斯特 1942 年出生于西班牙,与其姐姐一同断绝家庭关系后投身于反抗西班牙弗朗哥法西斯政权的社会运动,后被放逐。1964~1967 年获得巴黎大学公法与政治经济学文凭、劳动社会学硕士文凭、社会学第三阶段博士学位,以及马德里大学社会学博士、巴黎第五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学位。1965~1967 年卡斯特担任巴黎高等实践学院工业社会学研究室研究人员,1967~1969 年担任巴黎大学社会学助教,1968 年再次被放逐,1969~1970 年担任转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社会学助教,1968 年和 1970 年参与了智利阿连德社会主义政府时期的都市研究工作。1970 年起,卡斯特担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副教授及都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79 年被聘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和区域规划教授及社会学教授其间担任了西欧援救中心主席以及国际研究学会执委会成员,1988~1993年被聘为把得力自治大学新技术社会学院的教授及院长。
卡斯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技术社会学与信息社会社会学、比较都市化、区域发展、比较技术政策、政治经济学、社会运动社会学等。主要著作有《都市问题》、《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城市与基础》、《信息化社会》、与霍尔合著的《世界技术城市》、《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因学术成就荣获米尔斯奖以及罗伯特和海伦·林德奖。
成书经历
(一)社会背景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加速重造社会的物质基础。全世界的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互赖,在易变不定的几何形势系统中,引入了经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新形势。苏联解体,冷战终止,根本性地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资本主义再结构,其特性包括弹性管理制,公司关系分散化、网络化,劳工运动式微,工作关系个体化与多样化,大量女性在受歧视的条件下工作,国家对市场干预减少,全球经济竞争加速。全球金融市场整合,全世界有价值的经济区段整编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如同一个单位以即时运作。不均等的发展更为凸显,社会有活力的区段和疆域与其他与系统逻辑全然无关的地方两方之间的不均衡。新的传播系统日趋使用全球的数码语言,互动式电脑网络呈指数增长,并创造了传播的新形式与频道,既塑造生活,又为生活所塑造。
(二)学术背景
性别关系成为争论的场域,环境意识渗入社会制度,政治系统卷入正当性的结构性危机中,社会运动呈现片断化、地域化、单一议题取向及瞬间即逝倾向。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充分竞争,结果只能是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剥夺,导致贫困人口愈加贫困;社会民主主义强调政府利用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忽视人民力量,无法保障基层社会成员权益。(刘少杰 2014)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理论盛行,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知识虚无主义、社会怀疑主义与政治犬儒主义,沉迷于庆祝历史的终结以及某个程度理性的终结,放弃了我们了解的能力及制造意义甚至无意义的能力,接受了行为的完全个人化,以及社会对其命运的无能为力。
读书笔记
第一章: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是网络社会的产生原因,卡斯特在第一章“信息技术革命”中从信息技术革命的特性、历史序列、模型、行动者与基地、信息技术范式等方面对信息技术革命进行重点论述。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电脑、电信、广播以及光电等汇合而成的整套技术,也包括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相关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经济、社会与文化等物质基础的不连续模式,具有普遍性,是过程取向的,其变迁的核心是信息处理与沟通的技术,通过信息技术连接整个世界。国家发展的大型研究计划与市场及受到技术创造文化与快速个人成功角色模型刺激的分散化创新,共同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围绕由公司、组织与机构组成的网络,形成了新的社会——技术范式,即信息技术范式。信息技术范式核心特性包括其原料是处理信息的技术,不仅是处理技术的信息;新技术效果无处不在;网络化逻辑;以弹性为基础;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这些特征构成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同时,信息技术范式的历史发展具有适应性、开放性、全面性、复杂性与网络化特征。
第二章:”新经济: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
在第二章“新经济: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中,卡斯特主要论述了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信息化是因为在新经济中经济作用者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是依能否有效生产、处理及应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而定。全球化是因为生产、消费与流通等核心活动及其组成元素是在全球尺度上组织起来,包括直接组织和通过经济作用者之间连接的网络达成。网络化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增进与竞争的持续都是在企业网络之间互动的全球网络中进行。卡斯特认为正是经济的知识、信息基础、全球性的触角、以网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以及信息技术革命之间的历史扣连,才催生了一个新而独特的经济系统。
第三章:“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
在第三章“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中,卡斯特尝试解释信息化经济中组织安排的共同性及随脉络而不同的差异性、新组织形式的起源及其与新技术范式互动的条件。本章从八个方面论述了资本主义重构以及由工业主义转向信息主义的组织轨迹:1.从大量生产到弹性生产;2.小型企业与大公司的危机:神话与现实;3.丰田主义:管理阶层与工人合作、多功能劳动力、全面质量管理,以及降低不确定性;4.公司间的网络化;5.公司策略联盟;6.水平公司和全球企业网路;7.垂直公司模型的危机与企业网络的兴起;8.网络的网络连接:思科模式。组织危机及变革与新信息科技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信息化和网络企业的出现。同时,卡斯特以东亚企业网络为例论述了文化、历史与制度的交互作用对经济组织产生的重要影响。多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网络的形成,网络企业的信息主义精神将网络黏附在一起。
第四章:“工作与就业转化:网络工作者、无工作及弹性工作者”
在第四章“工作与就业转化:网络工作者、无工作及弹性工作者”中,卡斯特以既有证据为基础分析劳动与生产关系在技术面和管理层面的转化,说明在过去数十年的工作与就业模式的变迁中观察到的矛盾趋势。劳动过程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在逐渐浮现的网络企业内部与周边,劳动与生产关系在技术面和管理面的转化乃是信息化范式与全球化过程影响整个社会的主要动力。首先,卡斯特提出支撑后工业主义理论的古典课题,即就业结构的长期转变;其次,跨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范围考察“全球劳动力”出现的论点;接着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劳动过程本身及就业水准的特定影响;最后论及工作与就业转化对社会结构的潜在影响,重点放在信息化范式出现时所连带发生的社会两极分化过程。卡斯特承认这些趋势存在,并将其放在较广的框架即更为根本的转化里:工作的个体化与社会的片断化。
第五章:“真实虚拟的文化:电子沟通的整合、受众的终结与互动式网络的出现”
在第五章“真实虚拟的文化:电子沟通的整合、受众的终结与互动式网络的出现”中,卡斯特首先回顾了大众媒体的形构及其与文化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评估大众媒体在 80 年代的转变以及分散化多样化的新媒体的出现。之后他论述了一种围绕着电脑网络而组织成型,并伴随着互联网出现的新沟通系统及新虚拟社群的自发性发展。根据法国和美国的经验观察,卡斯特整合了对多媒体系统和电脑网络系统的认识,思考两者逐渐融合的社会面向及其对沟通过程和文化表现的冲击。卡斯特认为通过新沟通系统的强大影响力及社会利用、政府政策与商业策略的中介,真实虚拟的文化正在成型。
第六章:流动空间
在第六章“流动空间”中,卡斯特分析的焦点是空间的社会意义,认为在信息技术范式及历史变迁诱发的社会形式与过程的共同影响下,空间与时间正在被转化,并论述了技术、社会与空间互动的复杂状态。卡斯特考察了先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新技术系统下核心经济活动的区位模式转化的经验资料,评估电子家庭兴起与城市演变间互动的证据,并考察了各种脉络里都市形式的最新演变,并将观察到的趋势综合在流动空间这个新空间逻辑下,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具有历史根源的、共同经验的地方空间。建筑与都市设计的辩论里反映了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的辩证对立。卡斯特认为流动空间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支配性权力与功能的空间展现。
第七章:”永恒的边缘:无时间之时间”
在第七章“永恒的边缘:无时间之时间”中,卡斯特提出了一种网络社会中属于流动空间的时间概念——无时间之时间。在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网络社会中,事物快速流转,时间被压缩得无法辨清,原有反映事物变化序列的时间观念已经把握不了网络社会中的时间,出现了无时间之时间。它是信息技术在网络社会中实现的事物变化加速或“时间压缩”的结果,其实质是追求效率的“时钟的时间逻辑”的延续,区别是时间被压缩和加速到难以计数甚至辨别不清的地步。在时间压缩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在高速度、高风险的运行中变成了“全球赌场”,弹性工作时间成为网络企业实行弹性管理、加速资本运转的资源,人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缩减,生命周期模糊化,死亡被否定,瞬间战争出现,真实虚拟的文化伴随电子整合的多媒体系统,促成我们社会里时间的转化为同时性、无时间性的虚拟时间。
第八章:结论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全书的内容。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即网络社会,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新信息技术范式为网络组织渗透扩张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化逻辑会导致较高层级的社会决定作用甚至经由网络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利益:流动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资本与劳工逐渐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之中: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电脑化网络的即时对比日常生活的时钟时间。社会、空间与时间的物质基础正在转化,并环绕着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而组织起来。
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网络社会的产生,以网络组织起来的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网络社会是由网络建构的,网络化逻辑也扩散到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新信息技术范式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化逻辑会导致较高层级的社会决定作用甚至特殊社会利益:“流动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我们社会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是在网络中在场或缺场及网络的相对位置。社会、空间与时间的物质基础日益围绕着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组织起来。资本日益存在于流动空间与电脑化网络的即时时间之中,而劳工则依然存在于地方空间及日常生活的时钟时间之中。
研究目的
(一)学术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当前社会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网络社会转型,这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视野、概念构架、方法原则等方面相应变化。现有的新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理论都无法适应网络社会的变迁,系统研究信息革命和网络社会的文献却存在不足,当时相关研究对信息社会的描述软弱无力,卡斯特通过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线,描述了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的产生原因、存在基础和总体状态,以达到确立一个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的目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现实目的
以美国、亚洲、拉丁美洲与欧洲的研究为基础,考察新信息技术的基本性影响及由新技术与经济文明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和心理转变,详细论述了网络社会的总体状态,了解世界主要变迁趋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们全面系统地认识网络社会提供借鉴,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全球视角,并为“建立不一样的更美好世界”提供了方法。
研究问题
作者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在书中详尽阐释了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动力, 并细致地描绘了网络社会的清晰轮廓,揭示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的产生原因、存在基础、总体状态,并探讨了技术在有意识的社会行为领域里的实际发展,以及人类释放出来的技术力量与人类本身互动的复杂矩阵。
研究对象
《网络社会的崛起》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
研究理论
卡斯特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继承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运动变迁的观点,认为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总体变迁,诞生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结构——网络社会或信息社会。(刘少杰 2014)
图海纳的行动社会学理论,对卡斯特关注当代网络行动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麦克卢汉的信息传播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论、吉登斯和贝克的晚期资本主义风险社会论、列斐伏尔的城市社会学和社会空间理论、鲍德里亚的社会符号论,都对卡斯特的著作产生了深入影响。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卡斯特提出的作为信息经济伦理基础的信息主义精神具有重大的影响。
研究方法
卡斯特相信观察、分析与理论化是一种有助于建立不一样的更美好世界的方法。
卡斯特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和经验研究,以美国、亚洲、拉丁美洲与欧洲的研究为基础,根据“三角交叉检视法”,利用不同来源的资料整理出共同的趋势,以此为基础来形成结论。卡斯特把技术作为研究的起点,把革命性的技术变迁过程摆在社会变迁过程发生与形塑的社会脉络中,铭记描绘新历史时认同的追寻和技术——经济的变迁同样有力,尽可能采用全球性视角。
卡斯特也广泛运用矛盾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全球化与地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体权力控制与流动权力抗争等矛盾关系的分析中,剖析了当代社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发生的深刻变迁和展示的严重问题。(刘少杰 2014)
基本观点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网络社会的产生原因。
“信息技术革命至少和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一样,是个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了经济、社会与文化等物质基础的不连续模式。”“新的信息技术环绕着由公司、组织与机构组成的网络,形成了新的社会——技术范式。”信息技术范式核心的特性,“构成了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形态。”
(二)新经济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
“信息化是因为在这种经济体内,单位或作用者,无论是公司、区域或国家,其生产力与竞争力,基本上是看它们能否有效生产、处理及应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而定。”“全球化,是因为生产、消费与流通等核心活动及它们的组成元素(资本、劳动、原料、管理、信息、技术、市场)是在全球尺度上组织起来,若非直接进行,通过经济作用者之间连接的网络达成。”“网络化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增进与竞争的持续都是在企业网络之间互动的全球网络中进行。”“正是经济的知识、信息基础、全球性的触角、以网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以及信息技术革命之间的历史扣连,才催生了一个新而独特的经济系统。”
(三)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是职业位置的减少而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劳动过程的个体化。
“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整体经济就业水平的演变之间没有系统的结构关系,有的工作被取代,有的被新创造出来,其数量关系因厂商、产业、部门、区域和国家而异,并取决于竞争力、厂商的策略、政府的策略、制度环境及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位置。”“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新社会与经济组织,目的在于分散化的管理、个别化的工作以及顾客取向的市场等,从而造成工作的区隔化和社会的片断化”,即造成“劳动过程的个体化”。
(四)信息社会中新沟通系统产生了真实的虚拟文化。
“现实总是通过象征被感知的,这些象征以其逃离严格语意定义的某种意义而架构了实践,一切现实在感知上都是虚拟的。”“在产生真实虚拟的沟通系统里,现实本身(即人们的物质与象征存在)完全陷入浸淫于虚拟意象的情景之中,那是个“假装”的世界,在其中表象不仅出现于屏幕中以便沟通经验,表象本身便成为经验。”
(五)网络社会中时间和空间形式被转化,出现了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
“在信息技术范式,以及由当前历史变迁所诱发的社会形式与过程的联合影响下,空间与时间正在被转化。”“空间是把同一时间内并存的实践聚拢起来。”“流动是支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的表现。”“我们社会里的支配性过程的物质支持应该支撑这种流动,并且使这种流动在同时性的时间中接合,在物质上成为可能的各种要素的整体。流动空间乃是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无时间之时间产生于当某个既定脉络即信息化范式和网络社会的特征导致在该脉络里运作之现象的序列秩序发生系统性扰乱之时。”“无时间之时间属于流动空间,而时间纪律、生物时间以及由社会决定的序列,则是全球地方的特征,在物质层面结构与解构着我们区隔化的社会。”“流变建构了存在,时间驯服了空间。”
作品赏析
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卡斯特《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第一部,论述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从经济层面和社会的组织形式层面对网络社会进行论述,并考察了网络社会的存在基础和总体状态,为卡斯特后来的《认同的力量》和《千年终结》及其他与网络社会有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论述的背景和前提。
作品评价与应用
《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影响深远。国内外许多社会学家都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阿兰·图尔纳认为卡斯特的著作重新发现了现代社会科学的最高理想———发现由新技术与经济文明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和心理转变,称誉本书为 21 世纪的经典。(杨雁斌 2001)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本书对于信息化社会的意义可以和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对工业社会的意义,并指出现在是社会科学更新的时候了。杨雁斌认为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一部具有原创力的著作,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信息社会的演变过程,提出了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杨雁斌 2001)刘少杰认为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宣告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刘少杰 2014)目前该书的英文版本再版了 17 次,并被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中文等 17 国文字,影响范围广泛,主要内容被编入社会学专业教科书,是多数高校相关专业的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