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革命》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
亨利·列斐伏尔的《都市革命》(1970)是与大卫·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1973)以及曼纽·卡斯特的《都市问题》(1972)齐名的三大城市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一。《都市革命》初版于1970年,它是一部超出了时代与专业、预言了都市社会的到来的哲学著作,它凭借1968年“五月风暴”的余火曾经风靡一时,在英美世界掀起了一场新的社会理论研究的革命,列斐伏尔因此也被卡斯特称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在时隔40年之后,面对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危机,哈维重新赋予了《城市革命》以新的时代价值与意义,而中国当下的都市化运动也迫切需要我们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
作者简介
亨利·列斐伏尔(1901-1991),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为了更加清楚直观地定位列斐伏尔的生命历程在法国历史中的所属阶段,笔者简单绘制了一个关于法国的历史轴,如下图。不难发现,他的一生经历了一战(十三、四岁时)、经济危机(三十岁前后)、二战(四十岁前后)等重大社会事件。
列斐伏尔的学术生涯经历了两次根本的思想转型:一次是借助于20世纪上半叶法国各种丰富的思想资源,并基于个人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摆脱了原苏联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创立独出心裁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提出现代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总问题;另一次是通过大量吸收与借鉴现代社会理论研究、语言学转向以及结构主义成就,超越了前一阶段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走向对后现代社会的空间化、全球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就此而言,《都市革命》是其第二次转型的成果。
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都市社会及都市现象是什么? |
第一章 从城市到都市社会 |
人类城市发展历程:政治城市、商业城市、工业城市、都市 |
|
第二章 盲域(blind field) |
工业城市预示了关键领域的到来;本书试图解答 “关键阶段”所表现出的 “无序”所暗含的内在规律,即关键时期发生了什么。 |
|
第三章 都市现象 |
借助一系列方法,论证了都市现象的整体性、普遍性、现实性或潜在性、复杂性的特征。都市现象的复杂性,必须通过“元哲学”来理解;现实性——一个潜在的对象,对都市现象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都市战略而非专业化的科学知识。 |
|
第四章 层次与维度 |
为了解构不为人知的盲域,列斐伏尔在分析都市现象时使用了两个理论工具箱——层次与维度。都市社会存在三个层次:整体性(G)——国家制度层,混合性(M)——都市自身层,私人性(P)——个体栖居层。其次是对都市现象的维度分析,简而言之,包括:公私、高低、开放封闭、对称不对称。 |
|
第五章 都市神话与意识形态 |
神话是非制度性,意识形态是制度性的;当前处于盲域,即被某种意识神态所困住的阶段,都市神话可以帮助我们拥有一种想象力,来突破这种困局。 |
|
第六章 都市形式 |
都市现象的本质在于其结构、功能以及形式。结构功能具有二重性,形式具有集中性。 |
第二部分:如何实现都市社会以及实现怎样的都市社会? |
第七章 刍议都市战略 |
一种方法论:借助辩证法批判了都市形式及相应的专业化的技术思维,用都市社会取代工业社会,用都市实践及其理性化取代工业实践,强调日常生活在都市规划中的重大作用,也就是他所提倡的基于微观日常实践活动的都市革命。 |
|
第八章 都市幻想 |
批判性的揭露——新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扼杀居住者独特的权力与要求,都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控制空间进而获取利润,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策略的剥削与压迫。 |
|
第九章 都市社会 |
都市代表着隔离状态的终止,新的创造性空间的诞生 |
|
第十章 结论 |
一些补充性结论,分析了作为都市的主体,作为都市革命的主力军,住户为何保持沉默。 |
第一章:从城市到都市社会
本书第一章,列斐伏尔首先回顾了人类城市发展的历程,政治城市、商业城市、工业城市,未来,将会是另一个全新的阶段性的城市结果,即作为批判性空间的都市。如下图的城市化轴所示。该既是时间性的,也是空间性的。
图 城市发展轴
(1)“城市”与“都市”的区分
城市(ville):一种空间性的东西,处于一定的场所和位置;近端秩序和远端秩序之间的中介,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场所;一种通过建筑物、公民等各个方面组织和塑造起来的“作品”。
都市(urbain):一个反映社会实践矛盾的“构成性中心”,是列斐伏尔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一个理论概念,也是在这种反映社会关系“中心化”的抽象意义上来使用的,因此,他认为“没有中心,就不会有都市的存在”,构成性中心有其特殊的、自我构成和瓦解的辩证的运动”。
(2)政治城市
耕地、农业农村的建立、农村文化的发展以及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慢慢分泌出了都市的现实,即政治城市开始诞生,并成为上述时空轴线的起点;教士、军人、君主、贵族负责治理政治城市,它完全归属于秩序、法令和权力,它指导着农业工程建设,统治着一定数量的农村,但同时也有限地存在着交换行为,少部分的手工业者和工人。
(3)商业城市
随着交换贸易的扩张,财富和流动的积累,手工业者、工人在功能上变得强大,政治城市开始否定性地承认市场商品的存在和地位,商业城市由此开始萌芽。在政治城市向商业城市的转变过程中,相对于基于农业文明的政治城市,各种交换贸易场所在政治城市空间中被打上异位空间的烙印。这是因为市场和商品、驿站和集市等与传统农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利益上商人与政治城市的统治者存在着根本对立,因此发展的最开始被排除在政治城邦之外。无论如何,商业交换作为都市功能,以一种不同于农业的形态出现,基于都市空间一种新的结构,最终于政治城市之后形成。
(4)工业城市
工业革命诞生了工业城市,在此,农业生产在主要的工业国家并作为全球经济的构成部分已经完全丧失自主权了,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已经转变为工业生产的部门,服从于后者的命令和控制。在工业社会下的工业城市中,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成为最重要的原因和理由,并在各个领域全面扩大影响。结果,传统适用于农民生活的组织形式——农村——正发生着变化,被更大的单位吸收征用,被融入工业及其产品的消费中
(5)关键阶段
从政治城市、商业城市,经历工业革命到工业城市,列斐伏尔认为人类城市发展已经抵达一个“关键阶段”(critical zone)。此时的我们,正处于工业城市向都市的过渡期,在政治城市、商业城市以及工业城市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很难把握未来都市的总体面貌与实质特征,基于此,列斐伏尔做出“人类对都市视而不见、见而不解”的判断。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他借助盲域这一概念来进一步阐明关键阶段的具体情况。在此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深入推进,人口的集中伴随着生产方式的集中,都市组织日渐增生、扩张和侵蚀着农业生活的残余。都市组织并不仅仅是指城市中的建筑领域,而且指城市对乡村实现统治的全部症状。
(6)都市社会
列斐伏尔用都市社会一词来指认诞生于工业化及其之后的社会。这一概念既是一个关于未来社会所作的假设,也是一个未来接近于某种具体现实的定义,它是一种设计、一种探索、乃至一种思想的构成。更多关于都市社会的分析将在下文第二部分展开。
(7)都市革命
它指的是这样一些转变,即可以划分当代社会阶段,从以经济增长和工业化问题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到都市问题决定性地成为主导的时期,对都市社会的解决方法和适合形态的探索将成为首要计划。按照列斐伏尔的说法,即将到来的是都市社会,都市化正代替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这一全新时代的主导力量,而实现这一转变或目标的途径只能是都市革命。都市革命指的是一种社会历史转变过程,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手段。通俗来讲,都市革命是通往都市社会的钥匙。
第二章:盲域
工业城市预示了关键领域的到来,列斐伏尔提出,在这一关键阶段,我们仿佛面对一个“黑箱”,无法得知里面所上演的一切;我们又似身处一片“盲域”(blind field),难以看清渐置于眼前的城市现实。而《城市革命》这整本书,正是试图解答在这一“关键阶段”所表现出的种种“无序”所暗含的内在规律,即关键时期发生了什么?这种疑问构成了列斐伏尔的都市总问题式。
图 盲域
首先,对于我们为何视而不见的疑问,列斐伏尔指出,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用在工业化时期就事先设计好的碎片化的分析工具来分析社会,也就是说正在发生的现实实际上被我们简化还原了,所以造成我们视而不见的困境。
其次,在这个关键时期,自然成为重要问题之一。工业化和都市化或联合或竞争,共同破坏者自然,时间、空间、水、土、光等成为新型的匮乏,但代表这些自然的符号不断增长并取代真正的“自然”。简而言之,都市空间被都市规划专家以一种可耻的民主化的形式中立化。
此外,无论是正历经的盲域,还是未来潜在的都市社会,都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张力的领域。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存在着三个领域、时期与层次——农业、工业与都市。三个领域在历史时间上是相继的。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需要、工作与享乐。农业时空表现为自然异质性特征,工业时空呈现规划同质性特征,都市时空则是差异的——任一时空都只在一个总体中存在,时空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这一新时期,差异为人所熟知而且为人所认可、掌握、构想以及符号化。该领域越趋成熟,越具有不期而遇、同时性和聚合的都市形式的具体特征,它在一个更高层次上、不同范围内再现共同体和城市,它由重建的时空构成,不同于农业时空和工业时空的布局,这种时空既显示为一元性,也显示为二元性。而恰恰是异位空间使这个空间领域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前工业化时代的对象和产品及工业活动和技术,这种存在于工业与都市之间的不连续性被掩盖,而且被误导性的掩饰,盲域由此而来。
第三章:都市现象
首先,列斐伏尔基于描述性的方法,包括生态学描述、现象学描述以及经验性描述,揭示了都市现象的庞大性与复杂性特征。但这种方法存在无法解释特定社会关系的的弊端,因此,为了很好的直面总问题式,为了回答中心与集中化等关键问题,列斐伏尔过渡到了分析和辩证法,都市现象作为一个总体现实,被各种专业科学进行解释,碎片化科学中的每一项发现都会导致对总体现象的一种新的分析;另一面,借助辩证的方法研究都市现象的矛盾及其内容。除此之外,他对都市现象的思考还利用了语言学以及符号体系概念,都市现象构成了一个由符号规定的体系,如交换与使用的符号意义、栖居与定居的符号意义;而且它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一种秩序、在此意义上它们被赋予语言学的方式。最后,基于社会现象的整体性、普遍性以及复杂性,他提倡跨学科合作,同时,这也是为了实现整体性、克服不一致满足社会实践综合的需要。
总而言之,借助一系列方法,列斐伏尔论证了都市现象具有整体性、普遍性、现实性或潜在性、复杂性的特征。都市现象的复杂性,必须通过“元哲学”来理解;现实性——一个潜在的对象,对都市现象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都市战略而非专业化的科学知识。
第四章:层次与维度
为了解构不为人知的盲域,列斐伏尔在分析都市现象时使用了两个理论工具箱——层次与维度。首先从历史性角度看,社会可以被划分为农业、工业和都市三个阶段,再从共时性角度看,都市社会存在三个层次:整体性(G)——国家制度层,混合性(M)——都市自身层,私人性(P)——个体栖居层。其次是对都市现象的维度分析,简而言之,包括:公私、高低、开放封闭、对称不对称。
G层象征一种国家权力与意志在全球尺度下的彰显,这一权力意志所推动的是以不均衡发展为代价的全球性同质化过程(global homogeneity),具有政治性、制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
与G层的权力意志相对,P层代表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维度。在这一维度,“居住”被认为是定义“人”的核心要素,借用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对“诗意地栖居”的解读,列斐伏尔认为“居住”是这样一种体验:拥有真正的自由与爱欲,交换价值服从使用价值。而自19世纪末期,“居住”开始被简化为“居所”,体现人类在全球同质化战略下逐渐被困于功能性的“居住机器”中,于是,“诗意”不再,仅余食、寝、繁育后代等基本的生存功能。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是一个颠倒的居住生存世界,资本家操纵生产与消费,国家剥削社会整体,官僚制度成为为利益服务的手段,手段与目的倒置。
处于G层与P层之间,过渡性的M层实质上即是城市的维度。M层更像是两种力量的交锋和博弈地带,一端是以资本、国家、制度、权力、交换价值、同质均一为代表的G层,而另一端是以栖居、日常、使用价值、丰富多样、差异性为代表的P层。在工业社会,P层长期受到G层的统治、压制、剥削。列斐伏尔认为,通过城市革命,P层终将对G层反客为主,而城市社会也将随之到来。
图 社会层次
而维度不是指规模,而是指现象的本质特征:
①社会关系投射的一个现场:由此可把都市现象与都市空间视为“具体的抽象物”;
②社会关系的场所与区域:其中发生着各种作为行动手段和工具的战略冲突;
③存在着与空间及其组织相关的都市实践:这种实践不能被归结为整体性的意识形态或机构、具体的都市规划活动。
第五章:都市神话与意识形态
神话被界定为一种非制度性话语,一种不受法律和制度约束的存在,它的要素是从语境中获取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制度性话语,为现存制度辩护并使其合法化(或批判、拒绝和驳斥现存制度)。乌托邦则利用神话、现实与可能-不可能性问题框架来超越制度性话语。列斐伏尔认为,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都市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之中,即处于盲域之中,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居民事实上被一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所束缚,其突破口就在于都市神话——都市神话内在固有一种乌托邦,借助都市神话,可以帮助我们拥有一种想象力,来突破被意识形态束缚的困局。
都市神话是什么? 巴黎公社被一部分人认为是一种革命性都市实践,拥有自己的神话和意识神态、自己的乌托邦。科幻小说中也有乐观、悲观的预言。总体而言,都市神话弥补了由实践导向的知识之外的空白,但它尚未成为一种既然事实。正如列斐伏尔所言,都市神话,即未来的脚本尚待确定。
第六章:都市战略
列斐伏尔继续深挖了都市现象的本质,在于其结构功能以及形式。其中,形式是列斐伏尔集中探讨的话题。都市的功能具有二重性,结构也具有二重性,形式具有集中性。这种集中性,是一种多元的、差异化的集中性。此外,他提出要用辩证的视角来把握都市社会的本质——集中性。都市之所以成为都市,在于集中性,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都市社会,集中性日益增强。农业社会是一种低水平的集中;工业社会把生产要素集中在一起,但这种集中是强制的、压抑的;未来的都市社会,将呈现的是一种更高阶的集中性,即一种多元的集中性。
第七章:刍议都市战略
都市战略是列斐伏尔所提倡的一种方法论,它属于元哲学范畴,具有总体性特征。除此之外,它指向的是都市革命,如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列斐伏尔借助辩证法批判了都市形式及相应的专业化的技术思维,用都市社会取代工业社会,用都市实践及其理性化取代工业实践,强调日常生活在都市规划中的重大作用,以上即为他所提倡的基于微观日常实践活动的都市革命。
第八章:都市幻象
列斐伏尔将这种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单向度的城市空间格局称之为都市幻想,可以看出,其本质在于批判性地揭露都市规划——把都市规划本身作为意识形态与制度、表象与意志、压迫与压抑来批判。
一方面,在这个社会中,空间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空间本身开始被购入与出售,不是土地、土壤,而是社会空间本身,在那里剩余价值被创造、实现和分配,它变成了社会劳动的产物,非常一般的生产对象,成为了剩余价值的构成物。
另一方面,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发生置换。由于交换价值的发展,使用价值被弃置一旁,淹没在都市表象之下。
简言之,都市规划是一种新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一种“组织化的资本主义”的形式,是一个消费引导型的官僚社会,是符号化了的消费社会。城市中固定的CBD场所,购物休闲与万达划上了等号,街道除了通行,更是行政区划……这些无疑都夸大都市规划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社会中,居住者独特的权力与要求被扼杀。都市规划组织是一个看上去自由与通畅的区域,向合理性活动开放,实际上,它控制着空间与居住的消费。都市规则的目的在于控制空间进而获取利润,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策略的剥削与压迫。
第九章:都市社会
都市社会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但并不局限于社会学。都市社会,连同其自身所独有的秩序与无序,是处于形成过程中的,这种现实包括方方面面的命题,即都市总问题式。用列斐伏尔的话说:“都市充斥着交换价值与各种次生体系,具有全球性,突破原有的各种固有的边界而使世界再区域化,出现了所谓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出现了新的资本殖民化的对立”。列斐伏尔进一步指出,都市代表着隔离状态的终止,新的创造性空间的诞生。
类似于韦伯笔下的理想类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想象的、无限接近的方向。
第十章:结论
最后,列斐伏尔做了一些补充性结论,在本书中他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历史的角度看待都市的形成;(2)跨学科的把握都市现象的秘密;(3)对都市幻想的批判以及都市革命战略的提出。此外,列斐伏尔分析了作为都市的主体,作为都市革命的主力军,住户为何保持沉默。这是因为住户只关注空间的消费而非使用价值,同时,他们也丧失了对这种空间的统治权力。
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都市革命》这本书出版于1970年,当时的法国,距离68年的五月风暴仅仅过去两年,二战后的法国结束了海外殖民,在45年到75的三十年间法国经济发展迅速。总体上,法国以战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为底色,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法国本土的城市化建设,用列斐伏尔的话就是以全球范围内的都市革命为主基调。
综上所述,笔者在此将《都市社会》的语境总结为三点:
第一,法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重心从工厂这个有限的空间迁移到都市当中,出现了具有历史时代特征的消费景象;
第二,经济社会的运行重心由劳动生产转移到了休闲消费领域;
第三,二战后的三十年,发达国家处在高速的都市化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的都市矛盾。都市总问题的概念,即随着都市化在全球的蔓延,并且都市开始不再依靠工业区位建设,需要基于每个人都要遭遇的都市提出一个总的问题。
研究目的
(一)学术目的
通过对列斐伏尔的《都市革命》以及相关文本的进入,本文梳理出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学术目的在于:在理论层面向世人介绍都市社会何以成为可能。其关于“都市社会”的辩证想象,试图为我们指明有关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方向,并提供一种批判性的反思。在《都市革命》中,列斐伏尔试图提供一个理论模型——如同韦伯的理想类型——以此来重构人们的都市认识与都市实践。传统的城市规划知识是碎片化的,并且隶属于资产阶级空间规划意识形态,由资产阶级权力及其代理人所掌控,列斐伏尔希望通过都市社会理论的研究扭转这一局面——创立一门强大的都市科学,以都市思维取代工业思维,进而实现祛魅都市规划意识形态。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终其一生的理论追求便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异化现象的批判。
(二)现实目的
列斐伏尔聚焦“都市革命”,致力于研究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以解决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的城市危机为现实观照,来揭示人类现在以及未来所身处的是吸纳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都市社会这一可能的事实。简而言之,他开启城市空间研究的范式转向是为了揭示城市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政治内容,为了从根本上揭露都市规划意识形态的真相——当代资本主义的都市规划从根本上而言是为了促进资本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基于此,他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层面以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提出都市总问题式。并希望在城市学者、学生组成的先锋组织的带领下,采用学院政治和街头政治的形式,发动都市革命,即一场有关争取城市权的政治经济斗争。
研究问题
在《都市革命》一书中,列斐伏尔主要探讨了在一个都市化的社会中进行社会革命和政治斗争的可能性及其路径问题。他以城市空间的异化分析为出发点,以进入都市空间、获取城市权力为目标,换言之,发动都市革命在于实现都市社会的胜利,都市革命是实现都市社会的关键,都市社会是都市革命的最终目标。都市革命作为列斐伏尔主要的研究问题,其性质、内容、对象、主体以及前途都不同于传统的革命。
研究对象
《都市革命》主要体现了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思想,以资本主义都市化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判与反思,以引起居住主体对都市社会中差异性空间、城市权力以及“总体人”等要素的关注。简单来说,列斐伏尔的研究对象就是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活。
研究理论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列斐伏尔一生都在围绕日常生活主题展开研究,他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日常生活已经被异化,他对此展开批判,希望通过空间变革实现日常生活变革,即日常生活的解放。在该理论前提的支持下,列斐伏尔自然而然地关注到城市空间生活的异化现象,批判性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操纵下的、异化的、单向度的新资本主义社会,《都市革命》中对都市规划的批判离不开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支持。
空间生产理论:后期,基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前提下,列斐伏尔转向了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该理论直接受益于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统摄于时空的变迁中,此外还融合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思想,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思想,巴什拉的空间诗学,以及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理论思想。基于空间生产的理论基础,列斐伏尔在《都市革命》一书中指出城市空间被不断地卷入生产与被生产的过程之中,古往今来,城市一直处于一个都市化的进程之中。空间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起点,是列斐伏尔完成《都市革命》必不可少的理论前提。
研究方法
列斐伏尔对于都市社会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三种方法论:一是空间辩证法;二是拓扑学方法;三是语言学方法。空间辩证法以“空间”为主线来描述都市社会的产生发展过程。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是空间辩证法的主要内容。空间辩证法坚持“前进回溯”具体总体的分析方法,对于揭示从农业、工业再到都市社会的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列斐伏尔认为拓扑学作为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空间的连续性、联系性和界限等特点的学科,而都市社会的研究也注重空间的连续性和联系性的构建。同时拓扑学研究空间图形变化的形变与不变性与都市社会中相关哲学概念的研究具有契合之处。最后,列斐伏尔认为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即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于我们辩证理解把握都市社会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观点
(一)城市空间异化
众所周知,结构功能主义主张社会结构在整体上发挥其功能,维护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列斐伏尔对此持批判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大众社会是在其环境中建立起来的,这种环境意味着大众是被强迫的,也就意味着暴力与压迫是其永恒的生存状态。”都市社会根本上的无序被虚假的表面都市秩序所掩盖。都市异化成为常态:城市空间不断地集中权力、吸引财富、垄断文化,但与此相伴随的是日益增长的隔离与孤独,冷漠无情的社会关系充斥着城市空间结构。那些城市建筑师是城市空间隔离缔造者的帮凶,他们服从于工业化的要求,服从于建立在G层次之上的意识形态与机构,他们沦为“商品世界”的俘虏,为“使用价值服从于交换价值”的资本主义策略做出贡献。简而概之,都市秩序(当前)使不平等合法化,经济层面同质化的社会生产以及消费主义盛行,政治层面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表现为技术统治、以及文化层面都市空间中人的异化,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日常生活的底色。
对“城市异化”的抨击可用列斐伏尔在1970年《都市革命》一书的一段话来叙述:“目前,这些社会‘秩序’还产生于工业的增长,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于机构建立在层次G之上……那些看上去为空间的场所与性质命名的概念,实际上仅仅指的是体现在冷漠无情的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如邻里、环境等。”
(二)都市规划的幻象
城市空间的异化趋势,反映出社会空间本身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空间开始作为产品被交换,并使其各个部分作为整体进入到生产之中。而这一切都源于资本主义都市规划的操弄。资本主义统治集团为了幸存,创造了都市规划战略以试图征服空间,他们把都市空间纳入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并试图重组生产过程而使该空间生产完全从属于信息与决策中心,可见,社会空间本质上是某种合目的性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生产对象,是剩余价值的构成物。
简而概之,都市规划是新资本主义的幻象,这在《都市革命》中有所叙述:“在官僚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性活动完全脱离了规划者与开发者的控制……这就是利润的策略,或者说工业空间的策略、交换的逻辑和商品世界的逻辑……。”
(三)都市意义之所在
上文逻辑是列斐伏尔关于城市空间异化现象的驳论,如尔所料,他先驳后立,其立论在:异位空间的建构或者说多元集中性是都市空间的正当性与意义之所在。按照列斐伏尔的预判,多元集中性是都市现象的本质所在。可以这样理解,在都市社会生存空间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成为中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在时间任何地方发生,集中总是可能的;不过,这种集中是一种差异的集中,即事物按照差异性而存在,都市社会将差异统一起来。作为纯形式存在的都市,其形式并无特定内容,其内容是相互排他的、又是相互包含的,是多样的,是彼此包含共存的存在。
以上对都市空间多元集中性观点的总结可在列斐伏尔《都市革命》一书中这样的论述中得到引证:“正如我们已领悟的,都市现象的本质乃是其集中性,但我们对集中性的理解是与创造和毁灭它的辨证运动联系在一起的……2.多元集中性,全方位集中性,中心的破裂、解体——一种要么趋向于差异中心(相似且可能互补的)的构建按,要么趋向于瓦解与分离的趋势。”
(四)都市战略
除了上述三点,列斐伏尔还主张基于日常生活批判的都市战略,他提出用居住主体日常生活的都市实践取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工业实践,用都市社会取代工业社会,这便是他所提倡的作为一种总体战略活动的都市革命,也是《都市革命》一书所论述的目的之所在。正如他所述:“只有通过都市实践的自觉构型及其自身的合理性,以替代现在已经充分实现的工业实践,都市现象的认识论才能变成一门科学……需要加以发展的社会实践,即都市社会的实践,与目前所说的作为都市规划的社会实践几乎毫无瓜葛。”
作品赏析
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
城市、都市和空间,这三者构成了列斐伏尔1968年到1974年的一系列著作的主题,这些著作分别是:《进入城市的权利》(1968)、《从乡村到都市》(1970)、《都市革命》(1970)、《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1972)、《空间与政治》(1973)、《空间的生产》(1974)。在这一阶段,列斐伏尔诞生了其空间生产理论,而都市社会理论是其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都市革命》便是都市社会理论成果的重要体现。1968年的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列斐伏尔就是这场风暴中心的参与者与见证人。《都市革命》作为这一阶段他思想本身的产物,是一本非常冷静的、超出时代与专业的,对未来即将到来的都市社会进行一番构想与设计的哲学著作。在完成本书创作之前,列斐伏尔有过一段漫长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历,此外,他还有过一段专门研究法国城市化设计的学术经历。简而概之,该书与其《城市的权力》(1968)、《空间的生产》(1974) 等书一起构成了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空间化发展问题研究的一个系列与总体。
作品评价与应用
在《都市革命》一书中,列斐伏尔并不是从政治革命意义上来讲“都市革命”, 他主要从排除了阶级革命话语意义之外的角度而进行的总体性的理论建构,列斐伏尔的都市革命实际上是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的革命。这种革命本质上是为了获取城市权力的胜利,按照列斐伏尔的理论分析,这种总体性城市权力的获取意味着我们在城市空间中拥有自主性,作为城市空间使用的主体,我们有权力反对将城市空间的使用价值私有化、商品化、抽象化,对城市空间规划有发言权与参与权。
但另一方面,本书作为列斐伏尔对城市空间刚刚开始的研究,其理论内容呈现还很粗糙,缺少对城市的实证研究基础,没有在人类实践与历史活动结果角度来理解城市空间,而只是从语言学等学科角度把城市空间简单地分为整体性、混合性与私人性三个层面,这是其局限之所在。除此之外,列斐伏尔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资本原始积累逻辑理论的关键性意义,这也正是列斐伏尔广受批判的原因之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居民迅速增加,城市化比例不断攀升。当前,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都市社会阶段,即处于列斐伏尔所谈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对中国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整个中国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理解城市(都市)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状况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暴露了很多城市问题,如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这些城市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城市生活质量。列斐伏尔在《都市革命》中提倡的城市权力斗争思想为我们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难题、保证城市生活的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南。
20世纪60年代左右,资本主义克服生产过剩危机以继续追求新的剩余价值的手段,由海外殖民扩张转变为资本主义内部殖民化,即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帮助资本主义吸纳了过剩的资本和劳动力,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动力得以不断投入使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极大地满足并推动了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的野心和进程。另一方面,城市化也意味着不断的空间再生产,由于受资本主义统治,因此垄断空间难以避免。在反反复复的城市改造和重建过程中,弱势群体在空间中不断地边缘化,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住户对城市控制权的丧失。被异化、殖民化了的都市空间,如位于商品世界的城市街道,它为消费服务并通过消费而组织起来,位于其两侧的橱窗、展览的商品、广告图像等物质外观制造出了一种象征和景观,这是当前政治统治权力所允许的景观符号,也因此,街道仅仅是作为有计划的休闲活动和消费场所的过渡,在本质上是强制的和受压抑的。城市中心属于商业、政治,我们唯一能参与的便是消费活动,而无权干涉其他的任意活动,空间被成功地置于权力之下。列斐伏尔提出了都市革命策略以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来重新掌握城市权。其笔下的城市权,是一种具体的权力——任一社会群体或成员可以充分使用一切时间与地点,可以充分地参与城市的日常生活实践。或者再具体来说,就是拥有一套满意的住宅、适当的生活环境、令人满意的教育、个人拥有社会保险、参与城市管理。
总体而言,这启示我们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打造一种多元化的城市生活空间,面向居住者的日常社会生活,并且切实关注城市居民的权力,努力实现空间正义,构建一个和谐的居住空间,从而实现中国城市化的良性健康发展。
由此,以都市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城市问题的特殊性为前提,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都市社会学今后需要重点关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