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下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基于群聊的网络田野研究

网站首页    首都红色文化建设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理论案例分析    数字化下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基于群聊的网络田野研究

       摘要:基于数字化技术产生的互联网,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带来新的互动方式的同时催生了虚拟社区这一不同于传统社区的群体。人们源于互动的需要组成并参与了虚拟社区,并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社区,因为虚拟社区满足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一新兴事物迅速的发展也是基于此。虚拟社区满足非即时性与非在场性,让互动更多样与丰富,并且在互动的内容方面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研究整体社会的现象。

       关键词:虚拟社区;社会互动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高速发展时期,各领域数字化在蓬勃发展,数字化教育、数字化医疗、数字化生产等等,从全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是利用数字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形成的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互连的互联网,这样一个互联网超越了时间与空间,降低了信息交换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互动,不仅是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新的社会互动同样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

       2023年8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 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6. 4%;人均每周上网时长 29. 1个小时;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 01亿,城镇网民规模为7. 77 亿。[1]以上数据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快、范围广,同时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观念。互联网形成的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的身体、社会属性、时间空间都是缺失的,在这个领域中人们进行的互动也是特殊的,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方式。互联网中的互动具有虚拟性,它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空间,在虚拟的空间中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与话题或者利益进行交往交流,形成了一个个群体,而这样的群体互动的范围就是虚拟社区。

       目前互联网的虚拟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人们共同兴趣组成的虚拟社区也在不断增多,对虚拟社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联系情感,通过网络交友,在虚拟社区进行活动,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是互相影响相互构建的,人们的生活由线上与线下的生活组成,因此对于虚拟社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这样一个虚拟社区进行互动与过去传统的社区互动有什么不同?与现实的互动又有什么区别?此外这样的互动会对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从以上的问题切入,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现在的社会生活,理解目前出现的一系列因虚拟社区的出现产生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内涵。

       (二)研究意义

       互联网最早出现在国外,也是在国外发展成型,所以前沿的研究主要来源都是西方学者,同时其所研究的案例也是从其文化土壤中取材。互联网在国内发展起来后,有其自身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发展出的虚拟社区也有其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需要通过本土的案例对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进行分析。本文将通过对群聊进行探索性与经验性的研究,试讨论目前的虚拟社区的产生与发展,还有虚拟社区的特点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产生的最初目的是实现便捷的信息资源共享,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的交往互动中,技术与需求的相辅相成形成了今天人们依赖互联网进行互动的局面,尤其是年轻一代,生活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时代,更是依赖虚拟社区进行日常生活所需的互动。通过分析目前虚拟社区的形成与互动形式,有助于理解目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互动。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一)虚拟社区

        社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的。后来社会学家们发展了滕尼斯的思想,形成了现在的社区概念。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实体。其中,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特有的文化;一定的社区组织;社区中的居民在心理、情感上对本社区的认同感等是社区的几个基本要素。这个社区是现实的,我们称之为现实社区。

       虚拟社区是指一群由共同兴趣、活动或目标连接在一起的人,通过互联网等虚拟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的社区。虚拟社区也具有现实社区的要素。虚拟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虚拟社区与人相互联系的基础,其联系的纽带是人们共同的需要。这种人与人的联系是虚拟社区能具备社区的基本特点的前提。在过去几十年里,虚拟社区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瑞因戈尔德(Rheingold, H)在《虚拟社区:电子边疆的居住权》中介绍了互联网的虚拟社区概念、特征与发展。虚拟社区是由人们共同兴趣和目标连接起来的社群,这些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论坛、即时通讯等技术手段进行交流和互动。虚拟社区的特点包括共享信息、相互支持和形成在线身份等。除此外还讨论了虚拟社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强调了虚拟社区的社会价值,如提供情感支持、促进参与和创新等。此外,还涉及虚拟社区中的一些问题,如信息过载、言论自由和网络犯罪等。[2]史蒂夫·琼斯(Steve Jones)则在《虚拟社区,虚拟定居点和网络考古学:理论概述》中探讨了虚拟社区的理论框架,提出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或者说实体社区的区别,同时提出了网络考古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潜力。通过网络考古学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解释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和社会活动,并分析虚拟社区是如何变迁的。[3]巴里·韦尔曼(Barry Wellman)和米罗·古利亚(Milo Gulia)提出虚拟社区实际上与传统的地理社区相似,并拥有类似的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他们指出,虽然虚拟社区不以地理距离为依据,但它们同样提供了社会支持、信息交流、认同感和社交连接等功能。同时他们还强调了虚拟社区的特点和变化,虚拟社区可以是基于兴趣、社交媒体群组、在线游戏或电子邮件列表等形式存在,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参与其中,并通过在线互动来建立和维护关系。[4]

       国内学者主要是对西方的虚拟社区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翻译,同时也有部分本土研究的部分,谢泽明在《网络社会学》中认为网络沟通方式,先天缺乏所谓的“社会性”,这是在传统的亲自参与沟通方式中最重要的质素,例如:沟通参与者讲话的音色、腔调、音量,而基于网络的社会互动则不同于传统的互动,人们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5]刘华芹对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进行了经验性的研究,其在《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中专门对天涯虚拟社区中的一部分网民进行了网上和网下互动的研究。[6]同样以天涯社区为研究对象的还有郭茂灿,他从规则与服从视角出发,讨论了虚拟社区中的规则服从问题。通过收集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他得出结论,认为在虚拟社区中,规范性和服从性更重要,规范性因素比工具性因素对规则服从的影响更大。[7]彭华民和侯莹通过对比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得出虚拟社区具有巨大是发展潜力,虚拟社区带来了人与人交往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对虚拟社区的充分利用将为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的发展机遇,虚拟社区未来发展是美好的。[8]本文的研究将基于以上成果,对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群聊现象对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互动形成过程、进行互动的人们相互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二)社会互动论

       社会互动被视为社会学的核心分析单元,也是微观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它充当了个体层面、社会结构层面和文化层面之间的桥梁,标志着从个体到群体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组织制度的重大转变。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互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的本性、自我认知以及社会结构都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与他人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通过这种互动,个体才能塑造出独特的“个性”和“自我”。因此,深入探索和研究社会互动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议题。社会学在长时间内对社会互动的探讨已经相当深入,特别是在20世纪,已经涌现出众多研究社会互动的学术流派。在美国,符号互动论以乔治·米德为核心代表,而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则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常人方法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社会交换理论应运而生,它关注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行为,通过代价和报酬来探讨社会关系。该理论强调了交换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认为这种关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它主张社会互动的核心是人们在交换奖励和惩罚时的互动。

       然而,这些经典的社会互动理论主要关注面对面的互动关系,并没有涉及非面对面互动以及通过技术媒介进行的互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社会互动理论在解释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互动时面临着解释力下降甚至失效的困境。

       因此,本文选择了社区研究的社会互动理论作为探讨虚拟社区网民之间社会互动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由美国社区论专家桑德斯提出,他的《社区论》是社区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桑德斯将社区视为独立的存在,并采用了环境体系分析架构。他将社区的研究划分为三个方面:研究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群体组织和多种功能;研究互动关系,重点分析沟通、合作、竞争、冲突等;研究社会场域,考察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互动和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中间阶段。通过采用社区研究的社会互动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虚拟社区中网民之间的社会互动,并推动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和发展。[9]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研究

       通过对虚拟社区研究已有的书籍、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综述,以获取与特定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和知识。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查找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数据,从而为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网络民族志

       传统的民族志是进入实体的田野环境中,面对面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实地进入田野中感受与观察研究对象生活的环境。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新的研究对象的出现使得研究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改变才能适应新兴的对象。网络民族志也称虚拟民族志,针对的是互联网中具有虚拟性的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数字化的田野,不在具体的物理空间上,因此不局限于一个虚拟社区的、多点的研究是虚拟田野所具有的优势。

       与传统民族志相同的是在程序上依旧是提出研究问题或者调查主题、识别而后选择社区、参与观察并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进行解释与深入思考、撰写报告提出对策建议。而与传统民族志不相同的是,网络民族志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可以和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进行对话,交流的内容能够迅速被记录下来并且方便整理。此外,网络民族志研究的主体是线上的,线下的调查通过线上的联系方式沟通不属于网络民族志的范围,但是可以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观察,补全研究对象的情况。

       网络民族志能够满足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以及访谈,并且进入田野更便利同时也更容易“潜入”,因为互联网的公开性与匿名性,能够更快的融入田野进行调查,因此得到的资料也更具真实性。本文攥写时间较短,达不到网络民族志所要求的深入观察的时长,目前只能称之为网络田野调查,后续将会进行更深入且长时间的田野,并尝试进行线上与线下共同的研究,且在必要的时候表明自己研究者的身份。

       (三)资料来源

       通过进入相关兴趣讨论的群聊,参与到发言与讨论中,与群成员建立良好关系并参与到多次群活动中,例如共同线上观影、组织群内摄影比赛、共同参与集体线上游戏等等。以圈内人的身份与虚拟社区的人进行互动,同时在往后参与线下的活动进一步丰富研究。另一方面在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以同好的身份参与交流,同时保持价值中立进行观察,深入理解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的内涵。此外计划在表明身份后对群体成员进行访谈,以求全面的角度讨论问题。

       四、虚拟社区互动分析

       (一)虚拟社区的产生

       虚拟社区产生的契机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突然的机缘巧合、相同的利益等等,都能将一群人聚集在一个群聊中,但是核心的还是基于人们的需要。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了可能,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平台,随着交流的丰富与发展,网络逐步成为一种新的互动媒介。网络上的互动使人们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看,虚拟社区的产生源于数字技术与人的需求。

       我所在的虚拟社区中有85人,主要是微信群与qq群,微信群用于日常的交流讨论,qq群用于传视频资源与组织活动。群内的人们因对共同的动画与漫画主体所感兴趣而聚集在一起,日常进行更新内容的讨论与剧情的分析,而加入群聊的契机则是在较大的平台发布信息吸引同好的进入,例如微博、小红书等,新人的进入也是虚拟社区发展的一环。因为有对共同爱好交流、分享的需求,人们进入到这个群内进行交流与分享自己感受还有思想,获得其他人的认可与互动后便拉近了距离,久而久之互相之间便会越来越熟识。逐渐的群体成员不仅会在群内分享与兴趣有关的内容,还会开始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在分享日常中群体成员互相也会找到共鸣,情感联系变得密切,对群体也会开始产生归属感。

       而同样,虚拟社区是流动的,有人的进入就有人的退出,当一个人对这个爱好不感兴趣了,喜欢上了别的内容或者主题,这个虚拟社区不再能满足他的需要,这个时候则会选择退出这个群体,去往新的群体进行互动。但如果在这个虚拟社区中待的时间更长,与群体内成员的交往非常密切,如果离开会对其造成一定的不适应与打击,也就是对社区的归属感超越了社区本身的内容,那么他将会长久的留在社区中因为这个社区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人们需要现实世界的需求的时候,虚拟社区会超越虚拟走入现实的互动。在同好群中,组织过线下的观影活动,在同一个地区的群体成员或者有空跨越地区的群体成员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线下的交流,分享自己做的相关主题手工与海报,一般称之为物料,是实体的超越线上虚拟的互动。这可以理解为虚拟的线上互动不能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开始寻求现实中的互动,通过现实的互动来满足需求,同时这个过程也体现出了互动的交换,通过交换精心准备的物料传递实体的情感,而这份情感能够更长久的保持下去,并且影响线上的互动。在进行过线下交流后,群内参加了线下交流的人明显比未参加的人更加熟悉与亲近,说明线下的社会互动是能够影响线上的,而线上的互动也能够影响线下,因为在线上的频繁互动才会引发群成员线下互动的需求,说明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是相互影响的。正是源于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并且虚拟社区的多样性与可塑性、高便利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虚拟社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二)虚拟社区的特点

       首先是虚拟社区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并且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群体成员所发表的文字、图片、视频都能够实时的被浏览,同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能够让这些文字、图片、视频能够被群体其他成员所反馈,例如选择某人所说的话进行回复、群内视频能够被评论、图片能够进行一定的互动。也就是虚拟社区能够满足非即时性与非在场性,让互动更多样与丰富,并且更能快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被回复与评论能够获得被尊重与理解的获得感,同时自己的创作被更多人肯定并且留下了肯定的痕迹会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这是现实的社会互动所不能具备的,线下的瞬时性会让人难以记住别人所说的话,也很少有机会能够深入的思考别人的文字并且表达自己丰富的看法,而互联网却能够记录下来,我们能够随时查看并进行互动。另外,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们有机会超越虚拟空间进行线下的活动,虚拟的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体验也会多一丝真实,让人们能够持续的进行虚拟的互动。

       其次,虚拟社区互动的内容并非仅限于虚拟社区,实际上在日常互动中,很多交流的内容与现实互动无异,虚拟社区的互动只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互动在网络世界进行。例如,在群聊中一般一天的开头也会以早安开始,一天互动的结束也以晚安结尾。虚拟社区消除了现实空间中时间地点的限制,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且将这些互动记录下来,能够随时查看。不难看出,网络上的互动所呈现出的现象与活动,实际上也是现实生活的状态,同样也反映着这个社会的动态。在疫情期间,人们会通过虚拟社区过生日,给寿星唱生日歌,也会通过线下给缺少生活用品的成员送去物资。虚拟社区的互动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互动,透过虚拟社区我们能够了解到现实社会的现象与整个社会的现象与发展。

       最后,虚拟社区存在着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在不同的社区是不同的,具有该社区的特色,例如我所在的群体中,与另一个群体存在价值上的冲突,则我所在的群体会有成文的规范置顶在群中,禁止讨论另一群体的内容。这样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区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该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为不认同的人或者规范与其观念不相符合的人会选择退出这个群体,而虚拟社区的退出成本低,能够更好的筛选社区内的成员。随着互动的不断深入,为了维持良好的互动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许多规范,在虚拟社区中规范有几种形式。一、现实生活中具有的法律规范,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有威慑力的,但一般这个规范是不会在社区中明文出现的,只有当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维护自身权益。二、成文规定,一般会通过文字列出在这个社区内沟通需要遵守的规范,主要是针对新进入这个社区的成员所制定的,类似于一种协议,同意便允许你在社区进行沟通交流,不同意则另寻他处。同时这样的成文规定也是在互动中不断被完善的,俗话说得好,规定的存在是因为曾经有人做过这个事并且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三、非成文规定,也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认的规范。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互动的基本礼貌相关,是一种道德规范,基本与现实生活相同,例如尊重他人隐私、友善互动、尊重他人劳动成功等等。但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会使得“越轨”的出现,因为规范更新的速度没有网络更新的速度快,加上网络的匿名性与身体的缺场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互联网的监管仍需要加强,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虚拟的互动提供环境。

       五、总结与反思

       本文通过对虚拟社区进行文献研究与网络田野研究,并实际参与群聊这一虚拟社区进行观察,分析了虚拟社区的产生与特点,发现虚拟社区有其自身发展出的规范,同时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可以通过对虚拟社区的观察来理解整体社会的现象。进行研究一开始是了解到虚拟民族志这一新方法,这个方法适合于低成本的研究,并且能够轻松的收集到资料。随着全面对虚拟民族志进行研究与学习,明白了虚拟民族志是针对新出现的互联网上的主体进行的研究,了解到了虚拟社区这一概念,发现虚拟社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我新加入的同好群聊是符合文献中所说的虚拟社区的概念的。既然我已身处田野中,便对群体进行了观察与资料收集,同时比对了别的非同好所构成的群聊,发现只有因为兴趣爱好所组成的群聊才符合文献中所说的虚拟社区的定义,于是研究思路就产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但同样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与探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没有给出不同类型群聊的对比,没有构建群聊与虚拟社区的联系,也没有定义群聊与虚拟社区,还缺少相应的资料的收集。在理论方面,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的不是很好,还需要继续改进。在伦理问题上还没有思路,如何表明身份进行研究,表明身份后群体成员是否还愿意配合研究等等,都有待思考。此外如果文章加入对线下参与的分析会变得很复杂,目前还未理顺线上与线下结合研究的思路。对于资料的整理也没有详细的归纳,更像是一个杂谈而不是成熟的讨论,后续我将还会进行持续的观察,希望撰写出成型的网络民族志。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2(05):13.

[2] Rheingold, Howard.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1993.

[3] Jones, S. G. "Virtual-Communities, Virtual Settlements & Cyber-Archaeology: A Theoretical Outline." 1997.

[4] Wellman, B., & Gulia, M. NetSurfers Don't Ride Alone: Virtual Communities as Communities. 1999.

[5] 谢泽明.《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61-76页.

[6] 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7]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02):103-111.

[8] 彭华民,侯莹.论虚拟社区与人际互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1-15.

[9] Sanders, P.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Belonging.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2008.

 

 黄晴悦

2024年4月27日 23: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