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理论的全球化转向
一、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一)“全球化”概念的辨识
1、全球化与一体化:
“一体化”是指结构的整体性,质的单一性,体系的统一性,其重在一统。
全球化包含结构的层次化和多样化特征,追求的是在整体化趋势中的多样化。
2、全球化与国际化:
“全球化”强调的是非国家的国际主体的行为和全球共同规范的作用,是一种全球范围的作用过程。
“国际化”是指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家间交往上,跨出本国的过程即为“国际化”。
3、全球化与趋同化:
“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普遍的相关性,全球化不排除矛盾、对抗和冲突,是整合与冲突、趋同与分化的统一体。
“趋同化”只是指一种普遍的质的一致性,其追求的是内容与方式的完全同一。
4、全球化与西方化:
西方化指先行发展起来的西方社会使自己居于发展的“核心”地位,(尤其在全球化的初级阶段,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西方的霸权主义)。
全球化追求人类的整体利益,强调利益共享、信息共享、价值共享。
5、全球化与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意味着对外部事件的相互脆弱性的状况,而且这种状况常常是不对称的,体现世界体系现存的不平等性。
全球化意味着对外部事件或行为的敏感性,其不仅仅是相互依存,而且相互关联。
6、全球化与现代化: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现代化既可表示为发展趋势,也可表示为发达状态。
全球化只表示为一种过程、趋势,而非指一种全部的现实状态。其在全球社会全部实现现代化之前,全球化就是全球的现代化。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与全球化并不总是同步存在的。一些民族国家已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过程,进入了所谓的后现代时期,体现的是一种历时性关系,而全球化却是一个漫长的人类整体发展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发展空间的共时性。
7、全球化与全球性:
全球化是一种代表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充满了整合与分化、协调与冲突。
全球性则代表着质的规定性,它既可以反映目标,即最终实现人类整体利益的目标,也可以表现过程(即全球化过程,但不是全球化过程本身),即作为种种元素积淀在全球化的各种现象之中。
8、全球化与全球主义:全球化主要是指外在于我们世界的一系列的客观变化,而全球主义是属于主观领域范围的。
全球化是由一系列深刻改变当今世界的客观的、外在的因素构成,它是把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结在一起的客观的、外在的纽带。
全球主义是一种主观的和对这些变化的一种反思意识,他意味着一种主观的、个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我们许多人都共同体会到的,而且很可能最终都承担着一种共同的命运。
9、全球化与世界性:昨日世界性乃是今日全球化的历史基础,而今日全球化则是昨日世界性的历史发展的新兴事物。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已经跨越了疆域,超越了地方、国家和区域,而且不仅仅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与非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进程。
世界性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历史现象,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为寻找世界市场而创造和组织的一种体系,世界性是比较简单而陈旧的资本主义的全球现象,而不是今天非常复杂的全球现象。
10、全球化与全球社会:全球社会的形成与全球化的过程是一致的。
全球化是指从区域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过程,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国的合作互动加强,全球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
全球社会由人口、文化以及环境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经济活动、社会性交往的全球化使得社会要素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地域界线成为全球社会的特征,全球化进程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全球社会。
(二)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界定
1、全球化的本质性特征
(1)就起点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主要是指20世纪末以来,人类社会整体化、多样化、依存化、关联化的发展趋势。
(2)就过程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
(3)就动因而言,全球化是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的。
(4)就性质而言,全球化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性的统一体。
(5)就影响而言,全球化对全球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将是非常持久而深刻的。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全球化的影响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6)就后果而言,全球化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将是双重的。
(7)就内容而言,全球化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而不是一种终极状态。
(8)就方式而言,全球合作与协调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手段。
(9)就目标而言,全球化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
(10)就基础而言,全球意识是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前提。
2、全球化的内涵
(1)广义:广义的“全球化”是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的民族国家社会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其逻辑起点就是现代性和民族国家社会的形成。
(2)狭义:“全球化”特指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意识为基础,以人类共同利益、共生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 人类社会整体化、多样化、依存化、关联化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
二、全球化转向与全球社会学的兴起
(一)全球社会学研究的兴起
1、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的原因:社会学理论需要迅速地扩展它的地理和智识(intellectual)边界,即承认地方社区和民族社会的本质属性正面临着全球范围内深刻变迁的巨大挑战,而对这种挑战直接反映的结果就是全球社会学的诞生。面对日益显著的全球化趋势,以民族国家社会为基本分析框架的经典社会学将逐渐让位于由后国家(post-state)或国际的混杂化所构成的各种时空并存的全球社会学。
2、全球化研究兴起的动力:世界大战与社会学家在国家之间的流动促进了社会学研究国际化,由美国发起,日本和欧洲国家响应的“区域研究”,社会学家研究原殖民地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促进社会学研究全球化发展。
3、全球社会学研究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伯森、沃勒斯坦、斯克莱尔、吉登斯、费舍斯通、阿尔布劳、金(E.King)、哈维、沃特斯等一大批优秀的社会学家开始致力于全球化与全球社会学的研究,并开创了世界体系研究法、全球文化研究法、全球社会研究法、全球体系研究法、全球资本主义研究法等各种富有特色的全球社会学研究方法。
4、全球社会学研究方法特征:努力突破传统“民族国家”社会学研究的边界,积极拓展现代社会学知识体系所固有的研究对象和范畴,融合实证主义社会学、人文主义社会学、批判主义社会学三大传统的优点,不排斥使用实证的、描述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更注意使用人文的、理解的方法。
(二)全球化为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1、认识论的变化:主流社会学的实证主义坚持理性认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实证性。全球化对极端实证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冲击与解构使为其他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有利于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
2、研究对象的变化:全球化为社会学理论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如文化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文化全球化的穿透力越来越强烈,促使社会学家通过对文化的研究来更好地达到对当今社会的理解。
3、预设前提的变化:古典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的使用是在社会学奠基者预设的“秩序与进步"的主题中展现,导致了“现代化研究范式"的产生。当代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从许多方面“解构”了传统的“秩序与进步”研究主题,个人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社会秩序已经名存实亡或无关紧要了。
4、整体变化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要增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拓宽研究视野、完善研究议题,促进研究范式的调整和融合,转变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形成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
三、几种主要的全球社会学理论转向
西方社会学对全球化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中后期,六七十年代主要有索罗金(P.Sorokin)的全球趋同论、阿隆(R.Aron)的国际社会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七八十年代又出现了托夫勒(A.Toffler)的超工业社会论、奈斯比特(J.Naisbitt)的大趋势论,90年代则形成了更具有全球化研究针对性的吉登斯的制度转变论、贝克的全球社会学论、罗伯森的文化系统论、斯克莱尔的全球体系论、卡斯特的网络社会论、萨森(S.Sassen)的全球城市论以及各种反全球化理论等。以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几个富有代表性人物的有关全球化理论。
(一)吉登斯的制度转变论
1、吉登斯制度转变思想:
从制度转变的角度来阐述和深化全球化理论的,其主要贡献是他把全球化与现代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最明显的结果之一,是世界范围社会关系的一种紧密化。
“时空的分隔”(separation of time and space):前现代社会人们受到“在场”因素的限制,现代性改变了人类时空距离关系,人们互动不再受制于“在场”的约束,全球化把‘相距遥远'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本土的具体环境交织起来,现代性的全球性蔓延。
“社会系统的抽离”(the disembedding of social systems):社会系统的抽离就是指社会系统从“本土的互动的范围”中抽离出来,跨越时间和空间加以重新结合。全球化扩大了这种“抽离”过程的范围。社会系统的抽离首先是与现代性的力量相联系的,在吉登斯看来,全球化是现代性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展,是现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征向全球范围转变的必然结果。而现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征是由资本主义(capitalism)、工业主义(industrialism)、军备力量(military power)和社会监督(social surveillance)四个不同层面所构成的。这四个现代性的制度特征向全球范围转变的结果便形成了全球化的四种维度,即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全球军事秩序、民族国家体系。
表13.1安东尼·吉登斯的制度转变论
2、吉登斯制度转变思想评价:
吉登斯从制度转变的角度来研究全球化问题,并认为全球化就是现代性的四种制度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展过程,即全球规模的现代性扩展过程,为全球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吉登斯只考虑了四个基本的制度特征,未考虑到文化因素、后现代化和后现代性等因素。
(二)贝克的全球化社会学理论
(1)贝克全球化理论:“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受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在贝克看来,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促成了通过民族和疆域来界定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图景的特征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大、政治塑造力量的削弱和世界主义文化的兴起,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共享的空间,个别地区发生的事情会波及全世界。
(2)全球化进程:按照贝克的传统民族国家向全球化的理论,全球化过程按照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分七步展开:
第一,跨国的逃避力量:在经济方面区分“国际化"与“全球化”。
第二,主权的困境:国家主权只有通过放弃国家主权才能实现。
第三,政治领域的转变:世界社会后政治世界(可认为是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第四,超越民族国家的治理:出现一些“没有政府的治理"的新形式。
第五,强权政治的世界主义伦理:超国家组织借口贸易等干涉他国“内政”。
第六,文化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种族空间”,是“差别的普遍性"。
第七,(作为前景的)世界公民宣言:关于全球与区域问题的辩证法。
(3)"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围绕着对自反性的理解、破除传统观念、生态问题这样三个主题展开,风险社会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的风险往往会越来越多地避开工业社会中的监督制度和保护制度。
(4)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自反性现代性的成果之一,指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的风险往往会越来越多地避开工业社会中的监督制度和保护制度。贝克认为,“风险社会”导致了强加于个体身上的所有责任和风险,加剧了个体承担风险的概率,这也就是“个体化”过程的意义。风险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A:风险社会第一个阶段:系统地产生了影响和自我威胁,但这些影响和自我威胁尚未成为大众问题或政治冲突的中心。此时,工业社会仍占主导地位。
B:风险社会第二个阶段:工业社会的危险开始支配公共政治和私人的争论和冲突。此时,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将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5)贝克的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参考了经济全球化理论、政治全球化理论,乃至文化全球化理论,加之从社会学家的视角审视全球化的最新发展,提出了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和启发意义的观点。贝克以全球化反观现代化,以现代化推进全球化的研究模式堪称是社会学领域中全球化研究的典范。
(三)罗伯森的文化系统论
1、罗伯森的“全球化模型”:罗伯森(最早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关注全球化问题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把“世界压缩成为一个单一的场所”——“全球场域”(global field),并以此来代替通常使用的“全球体系”(global system),全球场域由四个不同层面的参照点(reference points)组成的,即个体自我(selves)、民族国家社会(national societies)、诸社会组成的世界体系(the world system of societies)和全人类(humankind)。四个基本参照点互相“回应”,促成各自的不断“推进”以及此间关系的转变,以共同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2、罗伯森的文化系统论评价: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保留了全球化具有整体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并把它作为分析的背景,使之能够同时应对具有整合与分裂特性的复杂的经验事实。罗伯森所揭示的全球文化系统状态,向我们展示了从文化的视阈来看待全球化方方面面的理论图景。对我们打破政治、经济的一维视角,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启发意义。但是,罗伯森在他的理论构架中并没有充分展开说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尽管他对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有极强的反省意识,但他在整体上仍不可避免地从西方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图景。
(四)斯克莱尔的全球体系论
1、世界体系模式(经济)
(1)主要思想:斯克莱尔提出应该从跨国实践(transnational practices)出发来研究全球体系,并指出正是跨国组织的生产和交换明显地产生了资本主义全球社会秩序和实践。在这个全球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的资本主义运行过程是建立在与民族国家层次相对的跨国层次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再囿于国家领土边界之内了。
(2)评价:世界体系论者所使用的任何一种全球的概念仍然被深深地锁闭在世界经济的范围之内,而这种经济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体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很难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把握全球体系。
2、文化全球化模式(文化)
(1)主要思想:斯克莱尔认为文化全球化模式与众不同的一个特征就是提出了或者作为一种可能性,或者作为一种现实而出现的“全球化社会”或"全球文化"。这种观念是建立在过去几十年中大众传媒大规模发展以及麦克卢汉“全球村"理论基础之上的。斯克莱尔对以“全球一地方主义”为其主要特征的一个文化全球化模式的子团体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全球一地方主义"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揭示地方—全球关系中多层面而又极其复杂的网状结构。
(2)评价:全球一地方主义的研究者们往往强调从“地区”的维度去看问题,因此,作为一种更为广泛的文化全球化模式的组成部分,全球一地方主义所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更具有地域特征。
3、全球体系模式(政治)
(1)主要思想: 斯克莱尔尝试建立全球体系社会学模式来研究全球化现象是在考虑经济和文化的同时避免经济主义和文化主义。全球体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跨国实践”这一概念之上。跨国实践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意识形态,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全球体系。所谓“跨国实践”指的是“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人们的行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由非国家行为主体所从事的并跨越国家疆界的实践”。
(2)评价:
评价一:斯克莱尔的全球体系理论似乎显得更加全面一些,其至少从两种意义上讲是反对国家中心论的,并用全球体系替代民族国家,以实现研究方法的变革。其一,它是从阶级而不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来讨论权力的起源和运作的,为正确理解全球化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其二,其所引入的“跨国实践”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上和还是在经验上为解决那些传统的国家中心论观念所无法充分或全部予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评价二:在构建全球体系过程中,斯克莱尔总是试图把全球体系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层面的关系理清,并力图把“全球的”(跨国的)同“国际的”概念区别开来。但是从理论整体来看,斯克莱尔的全球体系的侧重点仍然是全球体系的经济方面(尽管他想避免经济主义和文化主义)。这种偏重经济因素的分析,使其理论对全球化进程中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科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力量考虑不够,这正是他全球体系论的不足之处。
(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论
1、主要思想:
(1)网络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的大力推进催生了一个崭新的社会模式——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特征是经济行为的全球化、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工作方式的灵活化、职业结构的两极化、劳动生产的个性化等等。
(2)全球化:网络社会中,经济形态与工业社会相比将发生重大转变, 一种以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将迅速崛起,而这种新经济的核心就是强调生产力要以知识为基础,并脱离工业经济单一的增长方式。网络的出现及彼此相连,将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即时流动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全球性流动空间。
(3)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网络根植于信息和信息技术,而信息和信息技术衍生出信息主义,信息主义又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结构化,从而形成信息资本主义。卡斯特的信息主义范式实际上就是全面性、复杂性、全球性、网络性等特性的融合体,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A:信息就是原料。
B:新技术无处不在。
C:任何使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或关系都具有网络化逻辑。
D:信息主义范式以弹性为基础。
E:特定技术将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
2、评价: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信息社会理论,也是一种全球化理论。其在全球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其理论成为西方信息社会理论走向成熟的一个里程碑。
(六)萨森的全球城市论
1、主要思想: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视角切入,探讨城市中主要生产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集中度和强度,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生产服务公司的分析来诠释全球城市。萨森认为,全球城市的全球性(globality)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也包括政治方面的),主要是经济活动的权力集中在中央企业,它们从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公司购买会计、律师、公共关系、编程、电信等服务。以前由国家框架庇护的地域、权威和权力正在一点点地被集中到多个高度专业化的聚集中,现在这些聚集超越国际和国家环境,正在一步一步地去国家化,也即全球化过程。
2、全球城市三大特征:
A:实现城市形态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型。
B:在世界上占据国际经济文化活动制高点,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市场运。
C:全球城市以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为核心,以电信和国际航线为干道,以全球城市为节点,构成了全球化的经济和社会网络。
3、评价:萨森给我们展示了本土与全球之间平衡的转变,展示了构成全球经济矩阵的国际文化、政治和物质新形式的惊人面貌,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一些后现代性中最基本进程的理解。
四、社会学理论的全球化转向与反思
(一)社会学理论的全球化转向
1、社会学全球化转向的研究特征
(1)研究领域的拓展:
A: 从细究全球化的单一动因或决定性因素转向寻找多种因素的解释。
B:从单一的领域转向了综合的领域。
(2)研究力度的深化:
A:从简单化、描述化的研究逐步深化到抽象化、理论化的研究。
B:由探究影响全球化的物质系统深入到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C:从细究全球化的单一动因或决定性因素转向寻找多种因素的解释。
(3)研究重心的转移:
以经济、政治、军事为重心的研究正逐步转向了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研究。
(4)研究方法的创新:
A:从简单综合的问题研究、现象研究、趋势研究发展为复杂抽象的制度性研究、结构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
B:从单线条探讨全球化进程方法转向不同轨迹的全球化进程的研究。
2、社会学理论转向:“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建立
(1)“全球化研究范式"首先意味着对传统的“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超越与扬弃。
(2)“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所体现的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的整合,其视野是一种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学术视野。
(3)“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表明以往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些传统的研究对象和命题日益式微,意味着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研究需要进行时代性的转型和变革。
(4)“全球化研究范式”更加重视本土化社会现实的研究。
(5)"全球化研究范式"中各种“后学”(如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马克思主义、后资本主义等)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的不足,也丰富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内涵。
(二)社会学全球化转向的反思
1、对全球化四种社会学解释理论的反思
(1)全球化的进程与社会学的理论危机是相伴出现的,“全球社会”的到来使社会面临严重转型,19世纪的古典理论过于受当时特定社会所具有的历史特点的影响,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社会”和人类社会。
(2)全球化的四种社会学解释:
A:全球化即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如沃勒斯坦所言)。
B:全球化即世界的相互依赖("mondialisation"一词)。
C:全球化即心智(mind)的标准化,简言之,全球化即文化的同质性。
D:全球化即向着单一“世界社会体系”迈进了一步(如卢曼在1984年所言)。
(3)全球化的四种社会学解释认为全球化代表了现代性最后阶段,其错误在于把全球化视为现代性实现的成果。应该建立新的理论,明确地阐述“全球社会”在哪些方面有别于其他各种社会形态。
2、反全球化对全球化的反思:
(1)基本思想:反全球化与全球化相伴而生。反全球化的思想促使全球化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全球化制度体系。反全球化包括对全球化(跨国公司、自由贸易、科技创新与国际经济体系全球扩张)的担心,对全球化代表的新阶段资本主义(即“全球资本主义”)的回击,对全球化加剧的鸿沟、社会分裂、环境灾难的不满等。
(2)反全球化对全球化的反思:
A:现在的所谓的全球化只是国际化,国家依然是经济的主要范围和管理者,现在的世界经济依然只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B:国家最终结论的观点不但夸大了事实,而且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
(3)适应全球化的制度策略
反全球化的观点持有者一是部分西方中产阶级(他们的利益因全球化无中心而受到损害),二是第三世界的受害国,他们为发展中国家利益说话,但是并不能真正代表发展中国家需求,对全球化负面后果的担心需要有驾驭全球化的制度安排。
A:首先各国内部要加强适应全球化的制度建设。
B:其次,现存国际经济组织要加速机构改革,对各国政府与人民更加负责。
C:最后,加强地区沟通,相关国家应在地区一级积极探讨多边合作、地区一体化的模式,争取使类似欧洲、东亚这样的地区在全球化的制度结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